[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苦难老方知
 
{返回 放不下就打碎·盛噶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13

人生苦难老方知

  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因”得到的“果”。当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所得到的感悟就是将“因”与“果”的关系进行梳理的结果。很多人说老年人睿智,能看透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大凡到了老年的时候,很多人才会认真地回忆、反思自己的一生。这些回忆中,有年少时的理想,有青年时的轻狂和拼搏,有中年时的磨难、痛苦,当然,还有足以欣慰一生的事业成就缮到了老年的时候,这些东西仿佛突然复活了似的,连成了一条线,让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悟、心得。有这种心得的,是老人的经验、教训。

  很多老年人常常说:“如果当初不那样缮”或者说:“如果那个机会把握住了缮”可是,有多少当事人能在当初就做出那样的决定呢?我们甚至每天都在面临选择,选择的路似乎也有好多种,每一种看来似乎都有很好的前景,于是,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所做的选择都像是下赌注似的,这里不是理性不理性的问题,而是我们即使很理性,也看不到所选择的有什么不对。

  世事就是这样,很多当初的最“理性”的选择,到了后来一回忆,却是不理性的了,却让人后悔了。而很多“撞大运”似的选择,走来走去,还真就成就了一个人。所谓“世事无常”,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情况。

  如果我们真的把人生的每一步都当成“赌博”,那么我们也就没必要认真地生活了,到了选择的时候,我们“押宝”就是了;我们也没必要后悔什么了,毕竟,我们都知道赌博是有输有赢的,赢了算是偏得,输了也没有什么可沮丧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到了老年的时候才后悔,才埋怨当初的选择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思前想后了一番的,都觉得以后会更好的。当我们的预期想法没达到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付出了太多,又舍不得放弃选择,所以烦恼的事情越积越多。到了老年,不必再去拼搏的时候,后悔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很多老年人说,“人生苦难老方知”,好像年轻的时候,所有的苦难都在拼搏、自信和勇气中被掩盖了,到了老的时候,它们却集中发作起来。可是,老人又没什么精力、雄心和事业勇气了,要一下子集中起来承受这些痛苦,也真是人生的一个苦难了。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有很多类似的想法了,说什么“老的时候要遭罪呀”之类的话,进而,连事业心也没有了,意志消沉、相信迷信,形成了一种宿命论的人生观。

  事实上,所谓“世事无常”,也是一种“因果”。只不过,如果我们终日在宿命的人生观中生活,我们就看不到这种“因果”,我们就会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

  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因”得到的“果”。这个“因”,浅显地说,就是我们的选择。当我们为自己的选择奋斗了一生后,我们在闲暇的时候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所得到的感悟就是将“因”与“果”的关系梳理的结果。很多人说老年人睿智,能看透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的选择又是怎么种下了“因”的呢?比如,一个人选择了追求物质生活,想要挣很多的钱,这只是表面上的选择,我想现实世界里也还存在大量的这样的选择。但是,在行为上,有的人以诚信为本,靠劳动和自己的知识挣钱;有的人呢,则靠“捞偏门”,违反法律和道德来赚钱。我想这种“因”所造成的“果”,我们是好理解的,在佛家里说,这是“现世报”,很多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能得到“报应”。另一种,是在心理上的,比如,有的人挣钱是为了家庭、亲人或者帮助更多的人;有些人却有了点私心,挣钱的目的不那么纯粹,是要报复、要挥霍,或者,是要用挣到的钱做另外的恶事。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诚实劳动,都遵纪守法,但是,内心的动机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因”是不一样的,所得的“果”也就不一样。假设来说,挣钱为了孝顺老人的,虽然挣得少,却心安理得,当他的老人离世后,他是快乐的,因为他用自己的努力为老人送了终。而对于那些目的本来就不纯的人来说,挣了很多的钱,却为的是一个邪恶的念头,这个念头会让人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郁郁不得志”,又哪来的快乐和解脱?到了老年的时候,苦难的“果”也是正常的了。

  又比如两位同学,在同样面临就业选择的时候,一个人的选择比较自私,过着一种和普通人一样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平凡生活;另一个人的选择比较高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大众的,或者是胸怀远大的理想的,所做的,也都是“我为人人”的事业。到了老年时,他们的“果”也是不一样的。前者,虽然生活无忧,却处处可以碰到矛盾、委屈和痛苦;而后者呢,虽然不一定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心底无私、宽阔,他的快乐是建立在解脱的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说,选择即是“因”。正像我前面所说的,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是无意识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两种选择方向都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选择哪一个更好,于是就“蒙”一个算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分析利弊的时候,又何尝没有私心?这就是“因”。

  “人生苦难老方知”,这个“知”,是与我们年轻时种的“因”有关的。


{返回 放不下就打碎·盛噶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下一篇: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
 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
 嗔心如水月
 佛法如海,日饮一瓢
 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
 让信仰发挥作用,才能得到回报
 人生苦难老方知
 镜花水月本是空
 人人皆可成佛
 人成即佛成
 痴心如镜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孩子不听话,要怪父母疏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十五届:在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闭营式上的讲话(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华山游·4首[栏目:成峰法师]
 庐山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屈大成)[栏目:戒律学研究]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一、发心与因果[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没有丝毫一念为自己,这才叫做学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修行者须求得当生成就、即刻神通?[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第六 梵天相应[栏目:有偈篇]
 华严经经首 第一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APPENDIX - 心——意识知道的根本特性 Citta—The Mind’s Essential..[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