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宝藏经》的伦理思想研究:亲情与慈悲的融合(叶青春)
 
{返回 佛教与伦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8

《杂宝藏经》的伦理思想研究:亲情与慈悲的融合

叶青春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长期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持久、深刻地渥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杂宝藏经》凡十卷(也有八卷本、十三卷本)。由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与昙曜共同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杂宝藏经》是早期佛教经典,主要为阿含藏教思想,以因缘譬喻来阐示因果关系。《杂宝藏经》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一、《杂宝藏经》研究概况及问题
  陈寅恪和季羡林两位先生的汉译佛典研究曾指出《三国志》中“曹冲称象”故事与《杂宝藏经》中“弃老国缘”的密切关系[1]。陈寅恪进而指出:
  尝谓吾国小说,大抵为佛教化。六朝维摩诘故事之佛典,实皆哲理小说之变相。假如后来作者,复递相仿效,其艺术得以随时代而改进,当更胜于昔人。此类改进之作品,自必有以异于感应传、冥报记等滥俗文学。惜乎近世小说虽多,与此经有关系者,殊为罕见。岂以支那民族素乏幽渺之思,净名故事纵盛行于一时,而陈义过高,终不适于民族普通心理所致耶?或谓禅宗语录并元曲中庞居士及其女灵照故事,乃印度哲理化之中国作品,但观其内容,摹拟过甚,殊有生吞活剥之嫌,实可视为用中国纺织品裁制之‘布拉吉’。东施效颦,终为识者所笑也。[2]
  自佛教流传中土后,印度神话故事亦随之输入。观近年发现之敦煌卷子中,如《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演义诸书,益知宋代说经,与近世弹词章回体小说等,多出于一源,而佛教经典之体裁与后来小说文学,盖有直接关系。此为昔日吾国之治文学史者,所未尝留意者也。[3]
陈寅恪在此仅就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关系进行论述。
  但是,迄今为止的诸多研究仅限于探究《杂宝藏经》与中国文学(包括声律、语汇、内容、主题、意境)关系的研究。如日本长尾光之的《中国语译〈杂宝藏经〉的言语》、颜洽茂的《南北朝佛经复音词研究——〈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陈英善的《〈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释依淳的《本生经的起源与开展》、丁敏的《佛教譬喻文学研究》、日本加地哲定的《中国佛教文学》、孙昌武的《佛教与中国文学》、蒋述卓的《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释永祥的《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糜文开的《中印文学关系举例》等,而就《杂宝藏经》的伦理思想的研究尚缺。陈英善的《〈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对本经的分类、特色、思想等作出了梳理。本文在其基础上初步探究其伦理思想。

二、亲情:孝敬父母的二元结构和绝对义务论
  首先,为父母拔除苦难是为人子女的最重要义务。
  《杂宝藏经》中佛陀常现身说法。《杂宝藏经》[4]第五则故事“佛于忉利天上为摩耶说法缘”,讲述佛陀不但今世前往忉利天为其母亲说法,让她见谛得道:“为母摩耶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而且在过去生中他为猕猴王时,亦曾将堕入深坑的母亲救出。“尔时拔免深坑之难,今复拔母三恶道难。佛告诸比丘,拔济父母,有大功德。我由拔母,世世无难,自致成佛。以是义故,诸比丘等,各应孝顺供养父母。”《杂宝藏经》第六则故事“佛说往昔母迦旦遮罗缘”,讲述佛陀救拔因往世悭贪嫉妒、阻止儿子布施,今世贫贱受苦的母亲,使她出家得道。“付波阇波提比丘尼,使度出家,不久即得阿罗汉道,比丘尼中,善解契经,最为第一。”而且还回忆前世自己在外打工时,“贼来破家,劫掠钱财,并驱老母,异处出卖。儿既来还,推觅其母,即知处所,多赍钱财,勉赎其母,即于本国,而为生活,资财满足,倍胜于前。”
  从这些佛陀本生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极其明显的二元结构:物质与精神,现实需要与终极关怀。二元都在救拔之列,而后者更为重要,且这种救拔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义务。
  《杂宝藏经》第二则故事“王子以肉济父母缘”,讲述世尊往昔为王子时,全家为大臣罗睺求追杀,逃亡途中迷路绝粮,王子曾以己身之肉让父母存活下来,而且绝不后悔。“不断我命,须臾则割,日日稍食。未到人村,余在身肉,唯有三脔。子白父母:此肉二脔,父母食之。余有一脔,还用与我。掷儿放地,父母前进。”“汝今割肉,与汝父母,生悔心不?答言:不悔。”这种为保全父母生命牺牲自己生命的悲壮行为,凸显的是绝对的伦理义务,正如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其次,对父母恭敬顺从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义务。
  《杂宝藏经》第十七则故事“梵摩达夫人妒忌伤子法护缘”,讲述佛陀前世为梵摩达国王拘迦离的儿子法护时,被自己的母亲即梵摩达国王夫人派人杀死,但依旧对母亲不生瞋恚、心怀慈悲。《杂宝藏经》第一则故事“十奢王缘”,讲述十奢王迫于第三夫人的要求,为不违背诺言剥夺了已经代己为王的大儿子、太子罗摩的王位。让小儿子婆罗陀继位。这极为不公正而且悖于常理,因此“时弟罗漫语其兄言:兄有勇力,兼有扇罗,何以不用,受斯耻辱。”但罗摩回答:“违父之愿,不名孝子。然今此母,虽不生我,我父敬待,亦如我母。弟婆罗陀,极为和顺,实无异意。如我今者,虽有大力扇罗,宁可于父母及弟,所不应作,而欲加害。弟闻其言,即便默然。”罗摩、罗漫能体察父意,顾全大局,不争王位,使得家庭和睦,兄友弟恭,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三,对父母恭敬顺从得善果,对父母忤逆不孝得恶果。
  《杂宝藏经》第八则故事“莲华夫人缘”云:“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若于父母,若复于佛及弟子所,起瞋恚心,此人为堕黑绳地狱,受苦无量,无有边际。’”萨耽菩王所养的五百力士不知敌国(乌提延国)的国王及夫人(莲华夫人)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欲行攻打,佛陀的前身即仙人“飞来,于虚空中,语诸力士:‘慎勿举手,莫生恶心,若生恶心,皆堕地狱。此王及夫人,汝之父母。’母即撀乳,一乳作二百五十歧,皆入诸子口中。即向父母忏悔,自生惭愧,皆得辟支佛,二王亦自然开悟,亦得辟支佛。”仙人阻止了不明真相的儿子们对父母的伤害,从而避免了儿子们堕地狱的恶果。“尔时仙人我身是。我于尔时,遮彼诸子,使于父母不生恶心,得辟支佛;我今亦复赞叹供养父母之德。”《杂宝藏经》第十四则故事“波罗奈国有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中,佛陀告诉比丘们说:“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尚已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杂宝藏经》第十四则故事“弃老国缘”云:“佛在舍卫国,尔时,世尊而作是言:恭敬宿老,有大利益。未曾闻事,而得闻解,名称远达,智者所敬。诸比丘言:如来世尊,而常赞叹恭敬父母耆长宿老。佛言:不但今日,我于过去无量劫中,恒恭敬父母耆长宿老。”
  《杂宝藏经》通过佛陀的现身说法,不但告诉世人对父母恭敬顺从对修行有巨大的利益,而且施设故事警告世人:对父母忤逆不孝必得恶果。《杂宝藏经》第一一二则故事“不孝妇欲害其姑反杀其夫缘”,讲述一个恶媳妇常与婆婆唱反调,被责骂后怀恨在心,用计教唆丈夫杀害婆婆,结果反害其丈夫被雷霹死,自己死后堕入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痛苦。“……罪逆之甚,感彻上天,云雾四合,为下霹雳,霹杀其儿。母即还家,其妇开门,谓是夫主,问言杀未?姑答已杀。至于明日,方知夫死。不孝之罪,现报如是。后入地狱,受苦无量。”《杂宝藏经》第七则故事“慈童女缘”,讲述慈童子要跟从他人入海取宝,“母见其子慈仁孝顺,谓不能去,戏语之言:‘汝亦可去。’得母此语,谓呼已定,便许伴侣,欲入海去。庄严既竟,辞母欲去。母即语言:‘我唯一子,当待我死,何由放汝?’儿答母言:‘先若不许,不敢正意。母已许我,那得复遮?望以此身立信而死。许他已定,不复得住。’母见子意正,前抱脚哭,而作是言:‘不待我死,何由得去?’儿便决意,自掣手出脚,绝母数十根发。母畏儿得罪,即放使去。共诸商贾,遂入于海。达到宝渚,多取珍宝。”就是由于儿子情急之下不顾母亲的拦阻,误拔了母亲数十根发,最后的果报是“以绝母发故,今得戴铁火轮,不曾堕地;有人代汝,乃可得脱。”因此,“昔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杂宝藏经》中还有许多因不敬父母受现世报应的故事。《杂宝藏经》第一一九则故事“婆罗门妇欲害姑缘”,讲述一婆罗门恶媳,竟设计诱骗丈夫以火祭法烧死婆婆,结果婆婆幸运逃脱,并奇遇盗贼携回珠宝,而恶媳反而利令智昏,自投火坑中丧命。故偈云:“夫人于尊所,不应生恶意,如妇欲害姑,反自焚灭身。”《杂宝藏经》第一一零则故事“不孝子受苦报缘”云:“昔迦默国,鸠陀扇村中,有一老母,唯有一子。其子悖逆,不修仁孝。以瞋母故,举手向母,适打一下。即日出行,遇逢于贼,斩其一臂。不孝之罪,寻即现报。苦痛如是,后地狱中苦,不可称计。”

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亲情的超越
  无缘大慈指佛具大慈心,即使与众生无诸缘,也发大慈心而救度之。同体大悲指佛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5]。这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杂宝藏经》虽属小乘阿含藏教教典,但大乘思想已经固蕴其中。
  《杂宝藏经》第二十五则“昔仇迦离谤舍利弗缘”中指出:“当知声闻人,不能为众生作大善知识。所以者何?若舍利弗、目连,为仇伽离,现少神足,仇伽离必免地狱;不为现故,使仇伽离堕于地狱,如此之事。”对声闻人悲心不足提出策励。
  首先,佛陀前身为救助他人不惜殒身灭命。
  《杂宝藏经》第十一则故事“兔自烧身供养大仙缘”,讲述佛陀前身为兔子时,为了让处于断食困境中的修行仙人安心修行,竟举身赴火,烤熟身体供养修行者。经文中并无修行仙人与兔子之间亲缘关系的描述,尽管我们知道就佛教轮回理论而言,六道众生无非父母。“过去之时,有一仙人,在山林间。时世大旱,山中果蓏根茎枝叶,悉皆枯干。尔时仙人,共兔亲善,而语兔言:我今欲入聚落乞食。兔言莫去,我当与汝食。于是兔便自拾薪聚,又语仙人:必受我食。天当降雨,汝三日住,华果还出,便可采食,莫趣人间。作是语已,即大然火,投身著中。”《杂宝藏经》第三十则故事“大龟缘”,讲述大龟救了五百商人,却反而被其中的不识恩者杀害吃掉的故事: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神力非常希有,提婆达多常欲害佛,然佛恒生大慈。”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时,波罗奈国有一商主,名不识恩,共五百贾客,入海采宝,得已还反,到回渊处,遇水罗刹而捉其船不能得前。众商人等,极大惊怖,皆共唱言:‘天神、地神、日月诸神,谁能慈救济我厄也。’有一大龟,背广一里,心生慈愍,来向船所,负载众人,即得渡海。时龟小睡,不识恩者欲以大石打龟头杀。诸商人言:‘我等蒙龟济难活命,杀之不祥,不识恩也。’不识恩曰:‘我复饥急,不问尔恩。’便杀龟而食其肉。即日夜中,有大群象踏杀众人。尔时大龟我身是也。尔时不识恩者,提婆达多是。五百商人者,五百婆罗门出家得道者是。我于往昔济彼厄难,今复拔其生死之患。”
大龟就是佛陀的前身,而商人中不识恩者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尽管如此,佛陀依然无怨无悔。
  其次,怨亲平等、无瞋无痴
  《杂宝藏经》第二十七则故事“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讲述佛陀对多生累劫以来一直要谋害他的提婆达多慈悲宽容的故事:
  佛在王舍城,告提婆达多言:“汝莫于如来生过患心,自取减损,得不安事,自受其苦。”诸比丘言:“希有世尊,提婆达多于如来所,常生恶心。世尊长夜慈心怜悯,柔软共语。”时南天竺国有咒师来,竖箭结咒,取瞻卜龙王。时天神语迦尸王言:“有咒师将瞻卜龙王去。”迦尸国王即出军众而往逐之。彼婆罗门便复结咒,使王军众都不能动,王大出钱财赎取龙王。婆罗门第二更来咒取龙王,诸龙眷属兴云降雨,雷电霹雳,欲杀婆罗门。龙王慈心语诸龙众,莫害彼命,善好慰喻,令彼还去。第三复来时,诸龙等即欲杀之,龙王遮护,不听令杀,即放使去。尔时龙王,今我身是。尔时咒师,提婆达多是。我为龙时尚能慈心,数数救济,况于今日而当不慈。
佛陀前世为龙王时,婆罗门咒师一而再、再而三结咒取龙王,换取钱财,众龙要杀婆罗门咒师,龙王保护了他。这个婆罗门咒师就是提婆达多的前世,龙王就是佛陀的前世。
  《杂宝藏经》第三十一则故事“二辅相馋构缘”:“佛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种种因缘,欲得杀佛,然不能得。时南天竺国,有婆罗门来,善知咒术,和合毒药。提婆达多于彼婆罗门所,即合毒药,以散佛上,风吹此药,反堕己头上,即便闷绝,躃地欲死,医不能治。阿难白佛言:世尊,提婆达多被毒欲死。佛怜悯故,为说实语,我从菩萨成佛已来,于提婆达多常生慈悲,无恶心者,提婆达多毒自当灭。作是语已,毒即消灭。”提婆达多要用毒药毒死佛陀,但自己反遭毒药所害,无法医治。佛陀慈悲出手相救,而且能够救活提婆达多靠的是自己对多次要害死自己的提婆达多常怀慈悲、从无恶意的境界。《杂宝藏经》第十则故事“六牙白象缘”,讲述六牙白象王面对要对自己拔牙、害命的猎人,依然多方呵护,不愿使他受到伤害,而且随其所愿、以德报怨的故事:“善贤即欲害彼猎师,象王种种慰喻说法,不听令害。又复畏五百群象必杀此猎师,藏着歧间,五百群象,皆遣远去。问猎师言:‘汝须何物而射于我?’答言:‘我无所须,梵摩达王募索汝牙,故来欲取。’象言:‘若取。’答言:‘不敢自取。如是慈悲,覆育于我,我若自手取,手当烂堕。’白象即时,向大树所,自拔牙出,以鼻绞捉,发愿而与:‘以牙布施,愿我将来,拔一切众生三毒之牙。’猎师取牙,便与梵摩达王。”白象就是佛陀的前身,猎师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
  《杂宝藏经》的伦理思想充分体现出亲情与慈悲的融合,既不因亲情伤害慈悲,也不因慈悲忘却亲情。由此可见,大小乘思想在阿含藏教本无分明之泾渭,而有融通之潜流。
  (作者为福建莆田学院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

  参考文献:
  [1]陈寅恪:《〈三国志〉曹冲、华陀传与佛教故事》,《陈寅恪先生文集》〈一〉[M]。台北:里仁书局,1981:57;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120-136页。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256-257页。
  [3]同上,192-197页。
  [4]《杂宝藏经》,《大正藏》第四册。
  [5]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M]。福建莆田广化寺流通处,2007,192页。


{返回 佛教与伦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伦理思想在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常海法师)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荆三隆)
 略论佛教伦理及“心灵环保”之浅见(王春华)
 消费主义与佛教道德(王丽心)
 《杂宝藏经》的伦理思想研究:亲情与慈悲的融合(叶青春)
 佛教的伦理基础
 人间佛教与普世伦理(蒲长春)
 中国禅宗与伦理道德(张智明)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方立天)
 佛教生命伦理之管见(释宏济)
 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圣凯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的几个问题[栏目:方立天教授]
 佛陀耶舍(赤髯胡僧)[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中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早晚课》能指点一下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天堂:终极的假期?[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