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布施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7

布施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即使人类是善忘的,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承担任何义务。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的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对物质的贪着,从而获得对心灵修养的进展。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的进展,就必须无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令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巴拉密(pàramã),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可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飢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的聆听和祝福那些有困难的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于佛法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对动物生命的态度
下一篇:慈悲心
 布施
 禅定
 佛教为广大社群而存在
 僧人的品德
 功德与回向
 自我保护
 自我囚禁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七章 占星与解梦
 出家
 道德与心灵的发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1.如何健全自己(一)[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格萨尔王传 第59回 嘉帝选皇后得妖女岭王派梅萨取法物[栏目:格萨尔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0七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九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放下那一口肉 不做使人挨饿的同谋犯[栏目:莲心慧语]
 《坛经》师资略述(释明真)[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修药师法门身体康健诸事顺利[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你执着什么,什么就束缚你[栏目:佛网文摘]
 安乐集 解说[栏目:安乐集·白话文]
 修行何处不道场?──若得心静 处处皆静[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