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觉手册 二 导论
 
{返回 隆波田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2

我所说的法(真理),人人有份。它并不特别属于某一宗教,不论佛教、婆罗门教或基督教;也不专属任何国籍,不管是泰、中、法、英、美、日,任何人证悟了它,就拥有它。
悟者得之;迷者不察。人人本具,不论教派。
悟了,你无法阻止他人修习它。
悟了,你无法摧毁它,因为它不可摧。
你无法阻止他人证悟它,因为行者自修自悟。
悟了,你无法摧毁它,因为它一直如此。

人本身即是宗教。
法在人中,人即是法。
古人说:「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涅槃(一切烦恼与痛苦的止息)也是如此。」
心在那儿?
你可曾见过心?
若不曾见过它,你应该修行直到了解心是什么为止。
地狱是指心理上的痛苦或不快乐。当它消失时,我们便在天堂里。每当瞋心起时,我们又回到地狱。

佛性是清、明、静、净、亮、敏的心。这心人人都有。
水和泥不是同样的东西。泥使水看来混浊,但水本自明净。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能领会这点,便能逐步走上正道。佛性就是清、明、静、净的心。心净则泥无法再使水染;心亮则泥沉,脱底而落;心灵敏则轻,能看清万物。
世间法(世俗谛)与出世间法(胜义谛)同时存在。如果我们真正体悟后者,便能辨别两者,否则便无法区分。

使悉达多太子成为佛陀的法,在他之前就已存在。它就是当下这平常的心。
你现在听我说法的心如何?
它是中性的,带着觉性的。
你觉知这心吗?
假使你觉知这中性的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定。你可以工作、谈论或思考任何事情。这种心毫不费力。
它很容易调教,但是,不了解它的人却常把容易的变成困难的,或是简单的复杂化。
这中性的心(自然而)毫不费劲。
人人有这种心,但我们不曾注意。它就是所谓的平等心。

人,生而思考,思此想彼,永无终止。
念头像溪水般的流动。
念头是最快的,快过闪电或其它。
由于我们看不清念头,所以有痛苦。念头本身并不痛苦。当念头生起时,我们不能同时看见、知道和了解它,因而生起贪、瞋、痴而带来痛苦。
贪、瞋、痴事实上不存在,只因为我们看不见「心的源头」,所以它们才生起。

因此,让我们来培养自觉。念头生起时,知道、看见、了解它。这就是觉-定-慧。我们称之为「自觉」。只要我们觉知,念头就无法作怪;若不留神,它便导演不停。
这方法是顿悟的快捷方式。 


{返回 隆波田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觉手册 三 培养自觉
下一篇:自觉手册 一 前言
 自觉手册 七 附录
 自觉手册 四 走在正道上
 自觉手册 三 培养自觉
 自觉手册 五 走在正道上的障碍及解决之道
 隆波田禅师生平简介
 自觉手册 九 老师教导摘要(隆波田讲)
 自觉手册 八 为何修行?(隆波田讲)
 平常心 Normality(隆波田禅师 著)
 致觉行者 六 (1)如何练习培养觉性
 自觉手册 二 导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二0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5、念佛与止观[栏目:徐恒志居士]
 六字洪名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三)第六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书简节录[栏目:徐恒志居士]
 六十华严卷 51-55[栏目:01 六十华严]
 阿罗汉不执着[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五篇 密勒日巴于绕马[栏目:密勒日巴]
 佛教观光团[栏目:觉世论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