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觉手册 五 走在正道上的障碍及解决之道
 
{返回 隆波田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2
自觉手册 五 走在正道上的障碍及解决之道

  在这个实修方法过程中会有些障碍。我将推荐你们如何解决可能面对的障碍。

  紧张、晕眩、窒闷

  刚开始练习时,会有专注的倾向。我们想知道、想看、想有、想得。这不是正确的态度。如果你追求这些,可能就会变得紧张、晕眩或窒闷。这不是正确的练习。

  当妄念太多时,我们不喜欢,便想压抑它,这反而会带来麻烦。正确的方法是轻松地练习。目光看远方而轻柔地培养自觉。不要专注。带着觉知轻松地、规律地动或走。

  昏沉

  如果练习时觉得疲困,应该转换另一种动作,例如:除草、洗脸、洗澡、或洗衣。我们应找个方法来避免障碍。

  静而不觉

  没有觉知的宁静称为喜悦(piti)。这是一种障碍。训练自觉,不在于获得这种宁静,而是永远觉知动作。

  观障(Vipassanu)

  达成「身心目标」,便是基础阶段的终点。有人会停止练习,以为他已得最高的佛法。在此阶段,知识将会涌现不已,使我们因此而骄傲。以至于念头生起时不观看它们而卷入念头中。

  执着于「观障」的人多话而且傲慢。

  「观障」的知识不久就被忘记,并且使人太自傲,这就是所谓的「观障」。

  解决的方法是轻松地做规律动作。不要专注或期待成果,就只是轻柔地做动作。当念头生起时,觉知身体的动作。

  喜障(Jintanana)

  当你领悟胜义目标(见附录一)时,喜悦会现前,而且对所领悟到的知识感到欣喜。

  一般而言,喜悦是好的。但是,根据这方法,喜悦却是达成苦灭的障碍。

  喜悦生起时,练习者会执着它。我们应该要精进并尽所能地做身体的动作,使心由喜悦转回动作。慢慢地、规律地做。当觉性愈强时,喜悦便渐渐消失,心将回到平常的境界。

  窒闷、昏沉或紧张可能发生。我们应练习得轻松,目光远看,动作轻柔。不该因这些障碍而中断,而是继续用功地练习。白天不睡觉,晚上休息。

  颠倒障(Vipallasa)

  根据经文,颠倒障是以假为真、以地狱为天堂、以恶为善。

  颠倒障是一种心态,当人发现好东西并以为可以保住它,便抛下自觉而取它,就好像被小偷偷走了似的,当他开始寻求时,它已不在那儿,被藏起来了。

  人不应离开自觉,即使痛苦已灭或其它。

  我在悟得它后才证苦灭。那时我是在颠倒障的境界中。我沉浸在狂喜的阶段,因为我从不曾如此。

  我正来回地走,感觉像在离地一、二公尺处漂浮。事实上,我正走在地上。我抓住这狂喜不放。可是,它没有维持多久,我自己觉知:「咦!为什么如此?」

  我开始复习「内观目标」。在这阶段,你应往返重复地温习这目标。但是,并不包含「身心目标」。

  复习这目标后,狂喜会渐渐消失,心将回到平常状态。

  总结重点  

  如果紧张、晕眩、或窒闷,应该使动作轻柔,不要专注,要轻松的动,眼光远看,不适的感觉将自行松开。喜障的解决方法也是如此。

  观障和喜障要以调整方法来解决,不要温习「内观目标」。

  至于颠倒障,我们一定要复习「内观目标」。轻松地练,目标明显时,压力便会减少。

  任由念头生起,不要压抑它们。

  当你练习时,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期待别人来照顾你。任何不正常的情形发生时,你一定要立刻停止练习。那反常的境界就会自行渐渐消失。


{返回 隆波田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觉手册 六 后言
下一篇:自觉手册 四 走在正道上
 隆波田的回信
 平常心 Normality(隆波田禅师 著)
 自觉手册 五 走在正道上的障碍及解决之道
 自觉手册 一 前言
 自觉手册 二 导论
 致觉行者 六 (1)如何练习培养觉性
 致觉行者 六 (2)达成培养觉性的目标
 致觉行者 二 暴雨猛敲尘封的心
 自觉手册 九 老师教导摘要(隆波田讲)
 自觉手册 四 走在正道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一节 禅的科学性[栏目:印良法师]
 如水菩提[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The Path to Peace[栏目:Ajahn Chah]
 噶当“十秘财”[栏目:噶当]
 试论听闻正法的重要性[栏目:其它]
 上师的正确含义[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三、铛、铪[栏目:佛教丛林观]
 十四届:《心经》与生活禅(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