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8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70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8集

  在这一集五蕴主题中,主要有两经,杂含133经中,佛陀为弟子开示了为什么众生会长夜轮回,不知本际。佛陀说:因为众生有五蕴,由于无明,众生会对五蕴产生实有感执着,会于五蕴生起我见,所以就只能长夜轮回,不得解脱了。268经中,佛陀指出:凡愚众生,于五蕴不如实知,于五蕴集起的原因不了解,什么条件下五蕴会消失也不了解,为什么于五蕴起贪着的滋味也不了解,对五蕴的染着会有怎样的过患不了解,对如何才能出离对五蕴的执着也不了解,所以就乐着五蕴,把五蕴当成“我”、“我所”,就长夜驱驰生死,不得自在。

  以前看到如“是我异我相在、集灭味患离”等这些反复出现的套句,觉得很生涩、很枯燥,很难理解。经常想不通古时的印度外道为什么会把色当“我”、为什么会于五蕴内外执着有一个“我”?心想我又不相信梵天或神的主宰,也好象并没有于自身内外执着一个常恒不变的主体,一直对经中佛陀讲的“观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的教导也只是听听而已。逐渐学习,才知道,这些不是理论,自己就是处处执为“我”、“我所”,只是无明没发现或不承认。当我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马上嗔心大作,有时立马会甩手而去,即使意识到早已忘失了师父“淡淡的喜悦之情”的教导,也宁可沉浸在嗔恼不满的味着中,宁可一直关着灯,坚持自己的情绪,抱紧燃烧的痛苦,甚至絮絮叨叨、嘀嘀咕咕、是是非非,或向他人诉苦或积极为自己找理由。对于为什么一下子就陷入了习惯,怎样生起这样的表现,让不满相续会有什么过患,怎样才能不随他转,对这些都不愿去分析和观察,就是这样对自己的状态不清楚,就是这样的无明。因为对五蕴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必处处执为实有,展现为“我”“我所”,当处处坚持着那份对自我的抓取和执着,还要表现个性,坚固自我,有意展现自已的与众不同,我已于自身五蕴安立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我”,被它系着住。“我”——我们每天都在说,一天说无数次,但“我”到底是什么?长的什么样子?是怎样形成的?真的是需要认真观察看清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9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7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二九八)
 因明同、异品定义中为何没有“除宗有法”(刚晓)
 唐高僧传 11 杂科声德
 中部7经 衣服经
 中部42经 威乐若经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二)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七
 杂阿含经卷第二(五二)
 现存的上座部佛教
 宋高僧传 7 感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源 The Buddha-nature: the Original Sourc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一四八、婆媳怨[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内观禅修法 内观能通达生命的奥秘[栏目:护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0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正理经》简读之七[栏目:因明学讲记]
 念佛先要参念佛的是谁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比丘尼传 3 宋 东青园寺业首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在家打坐被家人干扰、参加共修被坐在旁边的人干扰,想安静禅坐该怎么办呢?[栏目:学禅者FAQ]
 只要经常向药师佛祈求,就会受到保护[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