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7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6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7集

  导师在这一集中讲到:

  一、三法印是有情与世间的真理

  1佛陀说三法印是从有情自身说的。佛陀说法不离有情,不离使有情解决生死大苦的目的。当时印度所有宗教、外道都认为五蕴身心内或外有常恒不变的真我,佛陀以慧眼观有情,揭示出有情仅是蕴处界的假合,并没有实体可得。众缘和合的有情必然是无常、无我的,体悟无我即达涅槃。但对此真理我们是不了解的,不知道也不能接受“有生必有死、有壮必有老、有盛必有衰”的必然事实,即使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不得不接受,但仍痴心幻能有一个世外桃园可以长享安乐,对能长生、永生的妙法不知疲倦、欣欣乐求。在此贪生怕死、厌苦欣乐的本能下,我们的苦也是必然的了。

  导师说苦是觉者对有情世间的价值判断,苦不是忧苦,是无常义。在一切都刹那生灭、无常变易的事实面前,还有什么究竟圆满的妙乐可说?所以,无常故苦。佛陀说苦就是无我,因为“我”是主宰义,而蕴处界假合安立的有情,变化无常,不可能欲令如是、不令如是,那就不是“我”了。所以佛陀教导弟子由观五蕴无常、苦、无我而顺离我慢,正觉解脱,达到涅槃寂静。

  所以,佛陀是依有情而说三法印的。

  2论到器世间,一切变化无常,但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就不适合了。如扩充三法印应用到一切,就如大乘所说的无常故空(无我)了。众缘和合而生的万法没有常住性、独存性,所以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体,没有自体就是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没有自性。一切法都是法法平等的空无自性,如剥去叶子的芭蕉树空无自体,一切法本性如此。这空性经中也称为无我。导师点出:此法无我与有情所执的我不同,在常住、独存、实在的意义上相同,有情所执的自我附入意志自由性,即主宰义。体证法法本性空寂即得涅槃。

  所以,三法印遍通一切,为有情与世间的真相。

  二、三法印的实践性

  三法印即是事物的真相、普遍的理则,也是实践的过程。依声闻常道,观无常、无我而达涅槃,这也是一般的修行次第。但三者的深义是同样的,诸行无常即常不可得,诸法无我即我不可得,涅槃寂静即实在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大乘以空贯通三法印而成为一实相印。依每一法印都能开显正觉的内容,即依每一印都能离执证真。

  在这一集中,师父慈悲地提醒我们:我们应于自身验证三法印。师父常用“看的当下有烦恼吗?”让我们知道生命是可以没有烦恼的;“回到没有烦恼的状态难不难?”引导我们随时觉知。回到生命当下,就可以验证三法印。随时体会一切变化不居,随时体会一切只是因缘的显现没有主体,随时回到没有烦恼的清净中。三法印就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随时都演绎着真理,只是无明的真理或与明相应的真理。这就是生命的两个机制。不是修掉了什么才清净,也不是有一个清净处可去,与明相应就清净,这只是法的本然。所以,我们是可以随时自在的,不想知道吗?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8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6集
 试析九句因中因与同品的关系(淮芳)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二)
 摄大乘论 总标纲要分第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二九六)
 正知正念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七)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五六)
 理门论述记·1卷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皈依问答(三十三):佛宝与僧宝是有情,因此供养佛宝与僧宝可以获得福报,法宝并不是有情,为什么也一样可..[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不知道的快乐[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中的因明[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法句经 13 闇愚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法会的有关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福建厦门准提寺八关斋戒佛七开示[栏目:体慧法师]
 七十世 形山超宝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皈依境在自己面前的距离多远?多高?多大?[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