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1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4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1集

第五十一集

  这一集关于无常的三经中,佛陀教导弟子应于无常想修习多修习。佛以种种譬喻说明无常想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是最高、最无上、最重要要把握的。这也告诉自己平时应常作怎样的观察和思惟:即于自身心观察无常变易。逐渐认清自己身心是没有常恒不变性的生灭之法的事实。

  佛陀为什么教导我们要多修习无常想呢?经说这样就能断三界的爱染。有情因无明,不了解身心、世界的真相,于无常中起常见,无我中起我见,处处执以为实,爱染执取,从而生死不断。无明、贪爱是我们轮回的原因,而不破无明,不断爱染,也不可能解脱生老病死轮回大苦。师父讲到:真正的修行是如何能断除我们的执取、贪爱。这也告诫自己平时的起心动念、行为造作是否以断贪爱、执取为目标的。如果离欲、离执的思惟模式不能建立,不管多么克己吃苦、精进用功都没有以止息贪嗔痴为方向的。那我们在用什么功呢?如果没有缘起正见,我们的观念和修行方法仍然都在执取之中,生死的因没有断,不来能行吗?如果没有缘起正见,我们的观念和修行仍然都在执取中,又怎么能从根本上离欲、断爱染呢?所以,正见为先导在学法和修行中何其重要啊!

  为什么修习无常想能断除我们的爱染呢?佛陀常以“色无常不”引导弟子于当下反观自身,发现身心无常变易的事实;接着问“无常是苦不”,让我们认识到这不断变化的身心因我们的颠倒爱染必会苦。花草树木也无常,而它不苦,因为它没有爱染。只有有情(有情识者)有受的功能,当外境与自身变易时,才会无明触引生无明受,而爱取;下面又问“苦故无我不”。无常变易、不能主宰,所以没有单一、独存的主体,从而放下我、我所的执着。在我们看来,这个有血有肉的自己是多么实在,我们时时都为色受想行识牵动、系缚,说五蕴皆空、一切虚幻非实,确实是不易理解的。所以杂阿含经中,也明显看出佛陀教化的一般方法:直问“色无常不”,以观五蕴无常、苦、无我,引导行者心离我慢、顺得涅般。

  杂阿含473经,佛陀开示了诸受皆苦。当我满面笑容时,很难想到诸受皆苦;当我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时,更不会知道诸受皆苦;甚或在宁静光明的清凉中,也不会体会诸受皆苦。在时时的根尘触中,在时时觉受中,不但不能了知受的状态,而且陷入此觉受的味着为其所转,不知一切受皆无常变易之法,自然对诸受皆苦就没有体会了。

  诸行无常是佛陀对我们最基本、最切要的教导,虽然一切万法刹那变易、无有常性,而知道我们最执着、最保惜、最贪爱的五蕴身心必然老病死,不可常保,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自己时时处在变化中,却并不能真的发现它正在变、已经变,不能确认它必然变,不但对变化不知不觉,也没发现此变化给自己带来什么意义。这也让自己深深知道在培养觉知和观察无常上,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2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0集
 中部114经 应该实行与不应该实行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六)
 比丘尼传 5 梁 乐安寺惠晖尼
 贤愚经白话 恒伽达缘品第六
 法句经 22 述佛品
 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4 煮黑石蜜浆喻
 杂宝藏经白话 白鹅王缘第二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三五)
 百年来中国因明学的研究概况(姚南强)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读明旸法师《佛法概要》有感——兼怀明旸法师生西两周年纪念(俞朝卿)[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五家学案[栏目:巨赞法师]
 见性成佛 第二十天[栏目:如本法师]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成佛品第十二)[栏目:太虚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栏目:三论宗所依四部小经]
 《楞严大义》修道之九[栏目:达照法师]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大法(觉明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如何读经[栏目:净空法师]
 阿含经菁华节录·附录:生活铭记要点[栏目:阿含经菁华节录]
 《六祖坛经》第十三讲[栏目:崇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