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1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1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1集

第六十一集

  这一集中,学习到了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观察才能体证无我无我所。那什么是我?什么是我见?怎样的行为是有我相应的?如何才能体证无我?这些都是自己需要认真学习的。

  我们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主体,会以为是我活了一辈子;会把自己而外的他人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会说他不在了;或者认为死了还有一个可以一直存在的;我们会把一切事物当成独立存在的,甚至以为事物背后有一个神秘的力量或事物可以分解到最小单一独有的质素……总之不能什么都没有。

  当被反对时、被否定时、被怀疑时,会觉得自己被剌伤了、受挫败了,被冷落了,于是就自然退缩或横冲直闯,或者就落入冷淡、沉默的无明不觉中。各种各样的感受如波浪般层层翻涌,念念都是与有我相应的,自己就是这样地把色身、感受、想法、意志、认识当成我(我的)而被紧紧抓住,没有贪嗔痴还真是不容易。过去的活动已不复存在,自己还时常陷落于支离破碎的记忆之中,怀想味着着曾经发生过的散落的片段,又编造、发挥出更多的影象。才逐渐理解把什么当成了我及其表现形式,也逐渐明白这就是贪染的表现,是落入无明、陷入生死。真切知道自身生命无我的道理已属不易,从这些处处与有我相应的染习中出离更不是简单的事。

  佛陀教导我们对五蕴从时间、空间等十一个角度去观察,发现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从而断爱欲、转诸结;也教导我们无常想修习多修习,可以断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或观察五蕴无常变异,是坏法、灭法,不可常保,不能主宰,由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而于世间都无所取、无所着。从观念上破除身见是转凡入圣的条件,不亲证无我都是在生死流转中。凡夫正是因为对五蕴无常、无我的真相不了解,对五蕴的集起、止息及止息的方法不如实知,所以才处处执以为实,处处染着,不能离苦。这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只不过是众缘的聚合,内外交互、不断流动的相续现象,没有一刻相同,也不可能停留,如剥开的芭蕉,没有实体。对自己来说,只有建立缘起正见,并不断实践观照,才能发现自己各种各样的我执我见,并培养与无我相应的思惟模式和行为方式,而逐渐与法相应。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2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0集
 杂阿含经选集 二十三、正见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九六)
 出三藏记集 1 出三藏记集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6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1集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五四)
 胜鬘经 1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慈悲心与禅修训练方法的开示[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金刚经》释义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栏目:法界法师]
 菩提道灯论[栏目:阿底峡尊者]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一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相应12经 释天的名字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解渴[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佛性[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修大圆满就是修自心的净土[栏目:藏传净土法门·参考资料]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70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玄奘——翻译家中第一人(孙劲松)[栏目:玄奘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