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返回 惟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7

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2006年11月6日对法会义工的开示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对三宝有信仰,好得很!信仰首先要建立起来。《华严经》上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道源功德母是什么?道源,菩提道的源泉;功德母,功德的根本。这个“源泉”和“根本”必须要靠信。
  信什么?信三种。
  (一)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
  佛宝。佛是一个觉悟了的圣者,有大智慧、大福德,具大雄大力,是苦海中的导师,以觉悟为主,由迷转觉。
  法宝。是佛的经典、教法,打个譬喻就像光明灯一样,黑暗中有光明灯照耀,就不会迷失方向。所以法宝一是讲真理,二是讲行,解行结合,解行相应。
  华严三圣图中,佛在中间,右边是普贤菩萨,左边是文殊菩萨,这是很有寓意的。普贤菩萨代表行,文殊菩萨代表解,这就是代表法宝的两个意义“解”和“行”。法宝是指路明灯,指出的是一条光明正路。学佛,以佛为主,必须要解行相应。
  僧宝。僧是和合众,怎样才能和合?实行戒律,止恶行善,以德为主。德,在佛法来讲,是以戒为主。学习僧宝、皈依僧宝,就是守戒,培养道德。
  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很大,佛是苦海中的导师,法是长夜中的明灯,僧是众生的福田,所以必须要信仰三宝功德。
  (二)信佛法真理
  佛法讲缘起、性空,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讲一切法无我,这个真理伟大得很,广大精深。要相信这个真理,自己才有个目标,心胸才能够广大起来,提高修养,提高认识,才站得高看得远,才具备慧眼。所以一定要相信佛法的真理。缘起性空、唯识法相、一切法无我的真理,要相信,要研究,要学习。
  (三)信因果
  相信有因必有果,发菩提心,一定能成佛,要相信这个。因果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因果通于三世。有一首偈:
  欲知过去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将来果
  今生作者是
  要知你过去怎么样,就看你现在得的什么果;要知你将来怎么样,就看你现在种的什么因。从现在到将来乃至于无穷的后世,都是因果相续。科学也讲因果,哲学也讲因果,但是那个不同于佛法的因果,它是讲人世间的。
  佛法讲宇宙空间,一切生物、植物,都在因果范围之内。没有自然的果,没有偶然的果,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果的网复杂而有系统,不可思议。学佛就要注意种因,因一定要种好,种好了将来果就好。因有善的,有恶的,有染污的,有清净的。一定要种善因,种清净因,种无漏因。你对人善良、慈悲、宽厚,若经济能力强,就可以在物质上、力量上去帮助别人;若经济能力不强,哪怕在心地上起一念慈悲,能够安慰别人、同情别人,这一念的心地,都有很大的因在里头,都有很大的力量。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以上这三种信:信三宝的功德、信佛法真理、信因果,是学佛最基本的条件,首先要建立。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建立起来以后,有信就有解,解就是自己学习佛法真理有领受,再将之表现在行动上,能够依佛教而行,那么就会逐步有所证悟,有果。信、解、行、证是学佛、成佛的一条基本道路。
  二、学菩萨
  当今时代,我劝你们在三皈五戒的基础上来学菩萨。要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为什么?因念众生苦而发菩提心,念地狱苦而发菩提心,念三界苦而发菩提心。
  一般来讲,在行持里边,有上供下施,包含物质方面的上供下施和法方面的上供下施。
  物质方面的上供就是以物质供养三宝、供养父母、供养师长,使父母、师长得到满足;下施就是对贫苦众生在物质方面进行帮助,给予施舍。
  什么是法方面的上供下施呢?就是指法供养和法布施。法布施就是以佛法施予别人,并给讲说、讲解,解除别人的愚昧,破除心中的黑暗,给人智慧光明,这个布施比起财布施的功德来说,多得很!使众生有法身慧命,这种法布施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
  你看到贫穷的人,在财布施方面,给他一点钱财,给他点衣物,除此以外,以这个方便再给他讲一下法,讲一下因果,使他能够懂因果,懂真理,就是行法布施,那就解决了他未来的问题。财布施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法布施是从眼前到未来,解决长远的问题。
  法供养的内容就比较多,除了以“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这种物质供养佛以外,你能够如说修行,即依照佛说的来修行,就叫法供养。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讲了菩萨要修的七种法供养。
  第一,如说修行供养。佛是怎样说的,你怎样行,包括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摄六度,你都依教奉行,这是一种法供养。
  第二,利益众生供养。你能够利益众生,拔苦予乐,以悲心为主,使众生能够脱离痛苦,这个利益很宽广,能够行这个行也叫法供养。
  第三,摄受众生供养。你能够摄受众生走正道不走邪道,走善道不走恶道,这也叫法供养。
  第四,代众生苦供养。你不光自己受苦,还要发愿代众生受苦,使众生不再受这个苦,以自己一个人苦,拔除万人的痛苦,发这个广大心,也是法供养。
  第五,勤修善根供养。清净身口意三业,亲近善法,勤修善法,行一切善,不管小善大善,你能够行善也是供养佛,也是法供养。
  第六,不舍菩萨业供养。行菩萨道,不舍菩萨的事业,菩萨怎样做,你就怎样做。
  第七,不离菩提心供养。处处想到要成佛,要成佛就要度众生,处处要想到众生,就叫菩提心供养。
  以上就是七种法供养。对于你们在家众来说,我劝你们好好学菩萨,发菩萨心。你们在法会中出力当义工,既是财供养,也是法供养,两样都有,功德很大。一方面自己出了力量,是财供养;另外把自己的身心献于佛教事业,是照佛所说的在修行,即如说修行供养,又是法供养。这很好啊,要坚持下去,好好努力。
  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实际上真正来讲,若能够好好学佛,学菩萨,有佛菩萨的广大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一切都以这个心来对待,而且感化大家都能有这个心,那就和谐了。所以真正实现和谐,不是表面上一点制度就可以的,必须要从心做起。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不平,大地也不平,这是佛说的。


{返回 惟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皈的广大意义
下一篇:殊胜的净土法门
 唯识札记 玄奘法师与唯识学
 解脱行与大士行——生命的真义
 唯识札记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
 三皈的广大意义
 殊胜的净土法门
 唯识札记 阿赖耶识浅说
 唯识札记 缘生要义
 般若与人生佛教 二、佛说般若的缘起
 唯识札记 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研讨会总结提纲
 佛教传入中国历史的回顾与前瞻——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七讲演 怎么打七[栏目:刚晓法师]
 三生石上的等待[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栏目:净宗祖师传记]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F 1248经、1249经:此二经为“牧牛者经”。[栏目:界定法师]
 教堂的牧师[栏目:慧礼法师]
 如何才能做到心静呢?我做事时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很苦恼。[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甘露滴[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北美佛教学会一九九三年冬令精进禅七 82.12.26─83.1.2[栏目:惟觉法语]
 舞台和演员[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佛教要义 (李恒钺居士讲)[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