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是否开悟?见解是否圆满?——细致辨析了知、觉受与证悟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4

是否开悟?见解是否圆满?——细致辨析了知、觉受与证悟

  有些人请我印证他的见解是否是开悟的见解?他的空性见解是否圆满?我想虽然我不懂空性,但若你真想辩证一下自己的见解,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你可以问一下你房间的墙壁。如果你的空性见解是真实的,那么你穿过这堵墙是决定没问题的;但若要是头上撞一个包的话,那我还是建议你要仔细辨析了知、觉受和证悟这三种境界。因为我们绝不能把了知和觉受当做证悟。

  就如同我们知道渴的时候喝水可以解渴,但是仅仅知道这点就能解渴吗?当然远远不够。因为即便你已经在理论上知道水可以解渴,而实际当中不去喝水的的话,你永远无法解渴。所谓了知境界也同样一个道理,虽然知道一切法的本性为空性,但在没有实证空性之前,这两者之间的距离还非常遥远,所以这就叫了知阶段。

  如何理解觉受阶段呢?就如同当今很多修学禅定的弟子说自己好像对禅修已经有一些经验了,但这种所谓的经验还是有生灭性的,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没有了。

  这样的状态就如同在渴的时候,已经知道水可以解渴,也知道一定要喝,并且实际当中也已经尝了一滴水,但此时虽然已经尝到了水的味道,可是真的已经解渴了吗?当然没有。但是这种状态比之前的了知已经更深一层,因为已经知道了水的味道,也体会到了水的稍许功能,但是由于喝得太少的缘故,所以还是解不了渴,这种状态就叫做觉受。

  因此当我们进入实修以后,对禅修有了一些比了知更深刻的实修道验,这就叫觉受。但是这种觉受并不可靠,若要是不继续禅修串习,非常容易退失。

  当我们畅饮水以后,渴的感觉已经消尽,此时就是证悟。因此虽然从了知到证悟,都是在讲解喝水可以解渴,但是实际当中的感觉受用完全不同。

  所谓了知只是知道水可以解渴,但是渴的感觉仍旧存在;觉受是喝了一滴水,虽然比前面的感觉更深一层,但是渴的感觉还存在;最后面完全畅饮水以后,渴的感觉已经不存在了,这三个状态就是了知、觉受和证悟之区别。

  若不懂这三者的区别,有些人就会认为自己对一件事情已经认识,或者有某些感受就叫做开悟。可是开悟并不是这么安立的,仅仅知道、感受的见解还是了知、觉受段。

  就如同我们说文字禅和理论禅一般,虽然文字上已经有所了知,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称之为开悟,因为了知文字的当下并不能消尽一切烦恼。如同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所传讲般:“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也就是说,了知这些文字固然有功德,但这种了知的当下烦恼还不能消尽,成办解脱的功德还不具有,因此他并不是真正的证悟。所以,对于了知、觉受与证悟的辨析,我们要细致思维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学者打坐,一座应该多长时间
下一篇:居士修法如何避免易现之弊端
 观修无常是为了成办快乐
 表示传承与口耳传承
 观想无常而精进修法
 从细致修法的角度忆念无常
 调伏内心才能获得自在解脱
 禅修时要懂得善巧运用
 观察自己对导师的信心
 佛教徒应该做到两面齐全
 平常应该多多学修佛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
 皈依之五种支分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大义》见道之八[栏目:达照法师]
 我妈妈患了癌症,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她?[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教和心理治疗:同与不同(韩岩)[栏目:佛教心理学]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发心(二十一)结束语·千锤百炼始成钢[栏目:妙祥法师]
 学习弥勒菩萨的精神[栏目:宣化上人]
 神通是不是修炼成就的标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一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天台小止观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栏目:永本法师]
 How many types of meditation are there?[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