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楞伽经笔记
一、概论
(一)《楞伽经》要义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这是《楞伽经》的要义。本经为融通性相之学,指示空有不异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的实际,读时需慎思明辩,严谨分析,然后归纳论据,融会于心,才能了解其真义。
(二)是心地法门
达摩西来,传心印于二祖慧可,并言: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法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故在五祖弘忍以前,禅宗均奉行《楞伽经》。
(三)一百零八个问题
《楞伽经》的开始,首先由大慧大士发问,提出一百零八个问题,其中有关于人生的、宇宙的、物理的、人文的……,这些问题,都是古今中外人们心目中的疑问。
对这些问题,佛都不随题作答,只是直截了当的说心、说性、说相,引向第一义谛,主要在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与宇宙万象的根本体性。若依世俗循名辩相,则万类纷纭,毕竟永无止境,徒增分别执着。
世尊由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加以析辨,指出一个心物实际的如来藏,作为总答。
因此,本经为唯识法相学的宝典,般若是称性而说,于因缘假名如幻法中揭示如来自性。唯识法相学则于立中有破,破相破执,才是彻底说空的佛法。
《华严经》与《瑜伽师地论》,有关由心识如何建立世界(有情世间、器世间、圣者世间)的道理,及如何真修实证以证成此道理,比较精微详细,值得研究。
《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说:“一切皆从法界流,一切还归于法界”。这说明森罗万象,统统是如来藏中的变相而已。
(四)楞伽译义
楞伽为宝名,又译不可到,即难入之义,佛于邻近南印度的狮子国,过去称锡兰,现称斯里兰卡,在此国的楞伽山上,说出本经。
二、《楞伽经》的翻译
本经译本,共三种:
(一)宋译:公元443年间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译云功德贤)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计四卷。
(二)魏译:公元513年间,菩提流支译出《入楞伽经》,计七卷。
(三)唐译:公元700年间,实叉难陀译出《大乘入楞伽经》,计七卷。
普通流行本,都以宋译为准。
三、《楞伽经》正文要义
(一)卷第一: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1. 大慧大士赞佛大智大悲功德以后,提出一百零八个问题,请佛解答。
2. 佛总答:“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
这是本经的真义,谓大乘一切法门,是以诸佛的心地法门为第一。佛说:提出问题的本身,就是问题,一切应归之于心。
3. 佛告大慧,诸识有两种“生、住、灭”的作用,都不是思量推测所能够明瞭的。何谓两种生?即流注生和相生;如川流不息地生生不已,名为流注生。因而发生所有相续不断现象,名为相生。何谓两种住?即流住和相住,如瀑布流注般的宛然相续,才有一切现象界的存在。何谓两种灭?谓流注灭和相灭,即是相续存在的力量同时不断的消逝,以及现象的消灭。
佛法所谓识,相同于一般所说的精神。但依唯识的精义而言,通常所谓精神,还是唯识的变相作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是指宇宙万有的全体大机大用,只是唯识的变化。
佛答大慧的话,是说明宇宙万有的识变过程,不外生起、存在和消逝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过程,归纳起来,又只如川流不息的相续与相互依存的力量,却由它发生现象(相、用)的两种作用。但是一般人都只在理论上去推测(从表面的片段现象和片面的推理),却不能亲身体验它的究竟。
4. 佛告大慧:
(1)一切识有三种现象:一是转相,乃是辗转变化的现象,称为转识。二是业相,乃是业力(善因乐果、恶因苦果)的现象,称为业识。三是真相,乃是圣智的现象,称为正智。
(2)广泛说八个识,简说只有三种识,一是真识,乃是真相之识,如来藏识。二是现识,乃是对境可显的现量识,称为现识。三是分别事识,乃是能分别一切事物的识,称为分别事识,现识所显示的现量境的作用,犹如明镜照物,了了分明,相来不拒,相去不留。
人们面对世间一切事物,最初还没有意识分别的升起,此即现识的现量境的作用。但刹那之间,立刻就会生起意识分别的作用。所以不能把握现量境,就无法认清现识的面目,而体验到唯心唯识的道理。
现识吸收六尘的现象,和受无始以来习惯性的妄想熏染,就形成分别事识的因。
要不著相,须首先消灭分别事识的作用,于外境当下消除妄念。分别意识灭了,就能证见如来藏包含宇宙万有之机的真面目。
法相唯识之理,是说明凡夫心识现状,都是从如来藏识的业力流注为因,由无始时的我执和对法尘的遍计执,以及现行的业力互相辗转熏习,生起人我的八种心识现象作用,故名为八识,如果能灭掉妄想、熏习,不起遍计所执和依他而起的作用,就能顿断业识妄想之流,转识成智,证得真如性净的如来境界。
灭一切业识之流的流注相,除掉幻有妄想种子的熏习,而成净智的圆明,契证无生法忍。
了解唯心的缘起性空,逐步修行,从初地到十地,善于分别观察,达到如幻三眛境界,证得无生,入于如来境界,本慈悲愿,分身尘刹,方便度生。
(3)由于意识攀缘外境,使平静无波的藏识海中,掀起波涛汹涌的洪流,当此全海既已生波,那平静的如来藏识,就统统变为识涛业浪了,众生在此虚妄境界中,愈陷愈深,轮转不息。
偈云: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
洪波鼓冥壑,无有间断时。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
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心与物的接触,发生世界种种事情。其实心与物是一体的,只是由于七转识分别现行而有差别。如海水之与波浪,波浪虽多,而不失水性。
藏识是受熏能累积一切业力(业种)的根本,意识的作用就是增长业力。虽有心意识等差别,但都是根尘相对,其作用便是指能识别和所识别的作用。一念妄心起,就有内外种种分别,而有颠倒不实的认识。
真心,是无相无住的。妄心,则根尘相对,而有种种分别(能所分别),故名唯识。若能把能觉想和所觉想的作用消除,就可证知心的真实面目。
(4)成佛之道,须修圣智三相:
①无所有相:不住于相,观诸法空性。
②自愿处相:大悲大愿。
③自觉圣智究竟相:得如幻三昧之力,循诸佛修习所趣的诸地次第而行。
(5)心物一元论:
如来为使众生解悟,分别凡圣之路,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①五法:
名(对境相施设的各种名言)——名言执着;
相——六尘事相;
分别——妄心分别;
正智——离分别心之智;
如如——二空所显真如,圆成实。此中:能执——分别心,所执——名相=属凡夫,能证——正智,所证——如如=属圣者。
偈云:
名为遍计执,相是依他起;
名相二俱遣,是名真胜义。
②三自性:遍计执——执着事相和名相;依他起——仗因托缘而生之有为法;圆成实——于依他起上舍离遍计之无为法。
③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解略)。
④二无我:人无我——去掉对五蕴身的妄执;法无我——去掉对蕴处界等法的妄执。
破除妄执,修自性如幻三昧,地上菩萨到佛果,都是从修如幻三昧中产生。
破执即空,空有七种:一、相空:诸法的自他共相本来是空,性非常住。二、法性自性空:法性本体,即是无生。三、行空:行者作用,凡夫身心的作用,是由于业力,业力无性。四、无行空:缘起作用无自性,本性清净,无有诸行。五、一切法离言说空:诸法自性,本无言说,绝思议。六、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证得自觉圣智,一切诸见习气都自然远离。七、彼彼空:一切法显现的各种境相,都无自性,故空。
空其实性,而非空除业力,业力是相续不断。自觉圣智,绝不在言说中。
(二)卷第二: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1. 如来藏与外道所说真我不同,必须远离妄想,达到无所有的境界,才能契证如来藏自性。
2. 大乘道修行方法:
(1)善于分别万法都是自心所现。
(2)善于观察外境都无自性。
(3)善知诸法如梦幻泡影,了无形相实体可得,才能证入无生法忍。
(4)得自觉圣智的无漏善,住第八不动地,了解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实相,而获得意生身。
意生身者,譬如人们心意识的作用,当它产生幻想时,立刻可以生起,驰骋于天地,自在无碍,故名意生。当它变化时,自由来去,不为石壁所阻,不为地域所限。人的意识,为何能够如此自由?因为人的思想,凭以前的经验,变成了记忆,记忆在心中,相续流注不绝,可以生起幻想。意识本身是无形无质,不为身形所囿,而意志行为,为一身主宰的源泉。
菩萨证得意生身,弹指之间,以如幻三昧之力,具足一切神通妙用,能随本来愿力,遍于十方国土,供养诸佛,普度众生。
意识根源于如来藏识,其种子功能,都是业力现象,生而无生。转识成智后,一切境界,都是意生身和如来藏的全体妙用。
证入第八不动地,获得自在无碍的意生身,必须具足正见,循菩提正道而次第修习,切忌痴心妄想,舍本逐末,误入邪道歧途。
3. 言语文字都是妄想所生,并无实性,佛法重在求证自觉圣智乐善的第一义。去除妄念,永断业力的相续统注,自能摆脱三有束缚。
观世如幻,自不为幻象所惑。所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心灵的如意珠,本来纯净无染,一旦开发,自能照见诸色相,了解森罗万象。
4. 佛对一百零八句的总解。
一百零八个问题,都是空无自性,惟有如来究竟境界,才能直探第一义。“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
一切法有事有理,妄心执着即有相对性。即有: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分别执着产生。
5. 禅的类别。
(1)愚夫所行禅:即声闻(厌离色身,只证人空)外道(世间定)之禅。
(2)观察义禅:观察一切法,无真实自性。
(3)缘真如禅:达到不生妄想,心无分别,寂静安宁。
(4)如来禅:真实证入如来境地,得自觉圣智安乐。
于禅定中现出众相,系心外有法之习气所生,必须远离众相,了无可行,才能证入如来禅。祖师禅者,并非离开如来禅。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悟入真实空性,即无心、佛、众生可得。
言说自性相——言语理论等即名言习气。
事自性相——妄心所现差别境界,即相分习气。
依真如之体,言真如之用,有何三世、自他之差别。
法身自性虽然体空,却具无量神力,具足万法,用物质和世间语音,是不能推求和衡量的。法身者,妙觉明心也。
真如自性体空,离言说,绝百非,于平常心中,自觉体证。
6. 万有现象,是唯心现量的显现。
物理现象,如梦、幻、泡、影、海市蜃楼,并非真实。智者不被其惑,即离一切分别妄想,悟证真如。
惑乱境界——凡夫,心外执物——妄心。
不二境界——圣者,现量证境——真如。
断惑证真,若执有真,也为惑乱。真如实相,了不可得。谈空而执空。如渴鹿逐阳焰,误以为水。
菩萨观一切法,都住于诸法本自无生的体性中,如经说:“是法住法性,法界性常住”。又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返归此法界”。
7. 四大:坚、湿、暖、动性,都属妄想的功能产生。由业种故,而有内外界种种境相,相续流注于无穷尽的未来。五蕴之身,亦是由妄想心所显现的幻境。
由于意识,才有流注相续的现象,于境无著,波浪不起,意识分别灭,则其余诸识皆不生起。转识成智,善观诸法的自相、共相。
8. 悟入空性,证得法喜,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之愿,以十无尽愿而成就。
(1)众生无尽;
(2)世界无尽;
(3)虚空界无尽;
(4)法界无尽;
(5)涅槃界无尽;
(6)佛出现无尽;
(7)如来智界无尽;
(8)心所缘无尽;
(9)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10)世间转、法转、智转无尽。
(三)卷第三: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1. 三种意生身
(1)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菩萨入第三地、第四地、第五地,得三昧正受,自心寂静,安住于性海中,各种妄想的识浪不生。
(2)觉法自性意生身:第八地菩萨,观察觉知一切内外诸法,如梦如幻,毕竟一无所得,身心转变,得如幻三昧和其他各种三昧,发自在神通妙用。
(3)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已经证觉一切佛法,得到自证实际的法乐。
2. 佛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即断灭见)如芥子许”。
3. 宗通:内证境界。说通:以各种语言文字,表达教义。
4. “远离心意识,才能达真体,离二边颠倒,具足真知见”。
5. 识与智的差别:根、境、识三和合而生的作用是识;觉悟自性无生的是智。(一有妄想分别,一无妄想分别)。
藏识与七识俱生,即有能取和所取的功能,故有相对性的执着,而名言又系其代表。
(四)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1. 无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应无所住——真如体。而生其心——真如妙用:悲、智、愿、行。
2. 弥勒:瑜伽四依:
(1)依法不依人;
(2)依义不依语;
(3)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4)依智不依识。
3. 无生,是圣贤所证之法,凡夫贪瞋痴,是内在我执、业习气、名言习气的连锁关系。
4. 初期地到七地,已观察到三界唯心,从本以来,离我我所。
菩萨虽住三昧,而不住于涅槃。若舍弃众生,不度众生,佛种会断。如此则违佛戒,不名菩萨。
5. 唯识精义
(1)藏识名者,以第八识与前七识俱生而起,如海中浪连续不断。觉知无我,妄心息灭,则恢复海的自性无垢,便得清净。
凡夫七识分别诸境,被名相所缚,妄想攀缘,则有诸识的生灭,若离妄想分别,不再造业,则得解脱。
(2)转了前七识和藏识的作用,即不为名相所缚,不再有能取所取之相。
藏识因第七末那和前六识的分别,而有生灭;如来藏则已恢复清净,无有生灭。
如来藏如一大圆镜,若依妄心而起,便有物像显现,而有能取、所取,众生由此计相执着,不见真实。
(3)妄心是八识的总名,八个识是妄心的分层作用,举譬喻说明:妄心,是演戏技师。意识,是技师配角。前五识,犹如演戏的各种角色,成为一套班子,演出各种剧情。
妄心的现象——七情六欲。身(包括语言)——各种造业的动作。
凡夫世间的大舞台,就锣鼓喧天的演出了。
(4)在五法中,六尘境界统称为相;依相施设文辞,加以区别,曰名;具有能缘,能分别的作用,即虚妄分别。了知名相如幻,生灭不停,无有实体,曰正智;泯绝名相,住无所得境界,曰如如。
不执名相,也并非不要立名相,只是舍离有无二边的见解,住于中道实相的正见(例如圣言量、文字般若)。
(5)发菩提心,具大悲愿的菩萨行者,应禁绝食肉,经文举出十五种的食肉过失(略)。
经文说:佛不叫人吃肉,因佛是以大悲心为体的。应当视一切众生,犹如独子,不要自食子肉。
偈云:
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
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
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
2004年春作于重庆华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