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五天 住而无住无住而住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8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四期

第五天 住而无住无住而住

有人说,你们修净土太执着,何必一定要往生西方呢?那儿不可去?金刚经说 无所住,你们有所住,违背经义。

此人不知佛法,他不知道法界性义,也不知道无住义。虚空只有一个,东方也 是一个虚空,西方也是一个虚空。西方入虚空入一真法界,东方入虚空入一真法界 。可是你入的时候不能从十方入,一定从一方入啊!所以说「若人知得法界性,何 分南北与西东?」同时他不知无所住的意义,无所住也应无所住啊!你如果住于无 所住,还是住啊!这位先生硬是住,硬是执着,自己不知道就是了。

我们要知道,有所住是边见,无所住也是边见。法性是住而无所住,无所住而 住。住而无所住,虽住不碍无住;无所住而住,虽无住不碍住。不住两边,同时也 不住当中。要知道,离边不住中,是无所住义。

你说我修净土是执着,你是执着那个无所住啊!法性本来是这个样子。所以法 性不动,法相随缘。法相随缘就是法性不动,法性不动就是法相随缘,这样离两边 不住中。

譬如大海起浪,万重浪波涛翻腾,可是水性湛然。水性湛然不妨碍波涛翻腾, 波涛翻腾不妨碍水性湛然。一切无碍,这是无所住义。

再譬如虚空,虚空是一个,不动,可是一个虚空就不妨碍有十方,虽有十方, 还是一个虚空。所以,虚空是一,不妨碍有十方;十方是别,不妨碍还是一个虚空 ,法性如此。

佛的法身是一,报化身普度十方。虽然报化身普度十方,还是法身是一;虽然 法身是一,不妨碍报化身普度十方。所以大家不要上他的当。

真如随缘起万法,所以一就是一切;万法无性是真如,所以一切就是一。这就 是一生万法,万法归一。这个法入中道。一生万法,入俗谛中道,华严宗所宗;万 法归一,入真谛中道,天台宗所宗。

有人执着无所住,住边,这正像佛破俱絺罗一样。俱絺罗是舍利弗的舅舅,在 外边游方参学,回来准备和舍利弗议论。他原来是外道,修苦行,回到家了,一问 ,他外甥已经出家了,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俱絺罗很不信服,就去找释迦牟尼佛。 身披铁叶,顶戴火盆,表示他是苦行的。当时印度很热,他铁叶披在身上不怕热, 头顶戴个火盆,见了释迦牟尼佛就问了:「你以何法教我外甥使他出家?」世尊就 问他:「你以何法为宗啊?」他非常骄傲地说:「我以不受一切法为宗。」释迦牟 尼佛说:「你既然以不受一切法为宗就是受了。因为你受的是不受一切法为宗嘛! 」俱絺罗没话讲了。佛就显神通了,使他的火盆烧顶,铁叶裹身,俱絺罗闷绝于地 ,昏过去了。从那个时候才归依佛,以佛为师。是十六大弟子之一。

俱絺罗受了不受一切法,这位先生他是住了无所住,他自己不知道。

所以,修净土法门魔障很多,要坚定决心,深信不移,以信愿行,往生西方。 千万不可人家说,就上当。

因为不对法性有认识,不认识法。天台家说离边不住中,就相当于禅宗说的见 性。如果执着无所住,不见性。因为他坏一切法。坏了一切法,也坏法性。所以释 迦牟尼佛赞叹舍利弗大智慧,说他不坏一切法而说法性空。

不可住着空,也不可住着有。有而空,空而有。有而空,全有是空;空而有, 全空是有。全有是空,菩萨修行不变;全空是有,菩萨修行随缘。以不变上求佛道 ,以随缘下化众生。到佛的时候,全有是空称为寂,全空是有称为照。照而寂、寂 而照。照而寂我们称他为无量寿,寂而照我们称他为无量光。不出一句阿弥陀佛。

希望大家坚决信愿行,深修净土。

今天加香开始,不多耽误大家时间,使大家可以调息。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六天 持念佛名三根普被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四天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一天 念佛要诀不缓不急
 夏雨清凉解要 五
 般若义理的探究 分别解说 二谛
 夏雨清凉解要 九
 无量义经略解 十功德品第三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一天 单提一声佛号不生贪瞋痴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三天 孝亲有道持戒念佛
 善导大师与净土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佛教?[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赞阿弥陀佛偈略说[栏目:会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