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站在护持上师信心的立场之上而造成道友之间的矛盾,是否有过失?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9

如果站在护持上师信心的立场之上而造成道友之间的矛盾,是否有过失? 

  不应该这样。道友分为近道友和远道友。从远道友角度而言,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是我们的道友。而目前我们身边的道友,则是近道友。所以从道友的角度观待,我们不仅要关爱身边所有一切众生,令他们远离烦恼,具足安乐,更要与金刚道友和睦相处,不扰乱道友之心。

  相对而言如今信仰佛教者很少,我们进入佛门以后,很多亲朋好友可能都在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我们。而身边的道友,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并非每个人都具足正见。所以从观待自心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多放在闻思历代传承祖师教言之上,并反观自己所说所作的一切是否符合教言?而不应过多随顺世间人情世故,仅仅为了顾忌他人情面而放弃对正法的坚持和追求,更不应参与世间的是非纷争、矛盾纠葛。

  作为同门道友,面对其他道友谒见其他导师的时候,不应该观待道友的这些行为而应该观待自己的内心。只要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束缚,即便站在修法的立场之上,也是恶业而不是功德。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云:“语言随顺于亲友,自心相应于佛法。”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之上,应该做到内秉持佛法正见,外与人和睦相处。这也是法王如意宝对我们的嘱托:“勿扰他心,不失自道。”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的人觉得只能依止一位上师,内心有时会排斥听闻其他具德上师的教言,这样对吗?
下一篇:如何观待行道中诸佛菩萨的悲愿力与修行人内在信心的关系?
 修持上师瑜伽为何先要发菩提心?
 意念造作非禅定的究竟境界,但是修持有相定时,需要起心动念,站在次第修行..
 我在诸多法本和教言中已经懂得共同外前行的道理,还需要天天观修吗?..
 什么是皈依境?念佛的人该如何观想皈依境?
 如何对小孩进行佛法的教育?
 请说明上士道的皈依意乐、皈依时间?
 启开皈依之门是什么?支分为几种?
 有时修法却感到内心毫无动力,似乎只是走了个过场,此时该如何调整?..
 请于实修中体会持风的正确方法?
 如果家里人不信佛,不允许摆设佛堂,在家居士应该如何选择修行地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甘露除障获圆满[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依师教导实修 视师与佛无二[栏目:贝诺法王]
 2. The Conversion of Yasha[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