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累”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善良而老实。我记忆中的童年闪烁着无忧无虑的色彩。在平淡和顺利中我走过了青少年时期,除了大人们总是说我“心思重”,让我有些困惑。虽然这一时期各种小小的奖状也曾让我兴奋过,但后来感受到的快乐越来越短暂,还要为此付出很多辛劳,久而久之也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拥有亲人的呵护与关心本来是一种幸福,而我内心却仍然时不时有种空洞的感觉。在朋友面前显得活泼开朗的我却常常会有一种孤独感。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整天忙忙碌碌地过生活,有的为了生存还要不惜彼此伤害,那生活的意义在哪儿呢?我从别人那儿得到的答案是:这就是生活。古往今来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你也不例外。生活是这样无可奈何吗?看着喧嚣的世界,看着拥挤的人群,我感到沮丧。
后来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极其疼爱我的父亲因病去世,那一年我二十二岁。他走得太匆忙,匆忙得都没有等到我学会向他表达我的情感。文字所不能描述的伤楚吞噬着我的神经,六月的天气,我却感觉寒冷难当。我无法面对,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不幸偏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无常,失去亲人的伤痛和以往对生活的困惑,使过去只在脑海里翻腾的疑问被我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我寄希望于将来的生活可以让我的内心感到充实。但在工作中我没有看到可以让我得到持久快乐的东西,反而更加直接地看到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沉缅和对金钱毫不掩饰的渴望与执着。金钱、极其短暂的快乐、衣食住行,值得我们穷尽一生为之忙碌吗?人有没有办法摆脱诸多无奈,过上一种没有痛苦而自由的生活呢?
就在这时,一位学佛的朋友了解到我的困惑,送了我一本《药师佛本愿经》,说静心读读吧,会有帮助的。那晚我捧着经书细细品读,专注、投入的我,忘了时间,忘了一切,平时杂乱无章的心在此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合上经书时,一种从未接触过的崭新的人生态度,以令人目不暇接之势向我涌来,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虽然有些措手不及。当晚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一匹骏美的长了双翅的天马拥着光亮洁白的云朵从空中向我飞来,它的背后光明一片。梦对于我来说几乎每日必做,但以往梦中的影像通常急促、混乱而灰暗,很是紧张。而象这种详和、舒缓、明亮的梦境还真是从所未见。
第二天我很高兴地将感受告诉了这位朋友。他听完后便对我谈了一些他对佛法的认识:佛法是最深邃但又不是遥不可及的。聆听后让我不得不赞同他对佛法的阐释,同时他对释迦牟尼佛以及他的上师的那种极度恭敬与虔诚,又令我十分钦佩。于是我坦诚地告诉他:世间的无常、烦恼与痛苦,我已有体会。我想皈依学习佛法,我想找到最根本的快乐。
可能是机缘已到,不久这位朋友的师父到北京来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随朋友一同前往拜见到了现在已成为我生生世世皈依处的希阿荣博大堪布。他毫不造作的举动、幽默随和的言语、和蔼慈祥的笑容,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一间满是经书和佛像的屋子里,上师自在地坐在床上,庄严而平和。而我原本激动的心变得更加紧张不堪。上师倾身温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恭敬地做了回答,上师很认真地重复了一遍又问:“准备好了吗?”迎着亲切的声音,我看到他安详而有力的目光,我心中一暖,听到自己坚定的声音:是的,准备好了。就这样,我皈依了三宝,成为了佛的弟子。我想,我从此将不会再感到冰冷与孤独。
临别时,上师送了我一些书,并叮嘱:“不要东想西想,要好好学习佛法,要精进。”我自小以来外表安静,头脑中的思绪却从来不曾停歇,内心纷乱无章,这个特点在我和上师第一次见面时就被他看出来,让我有一些震动。
再次见到希阿荣博上师,距第一次已相隔两年。出于对上师的敬畏,依旧有些紧张。没想到上师一见到我,便连声地叫出了我的名字。而我的名字曾经被很多人记错,况且上师的弟子又何止成千上万,我们仅有两年前短暂的一面,我居然还能被上师这样清楚地记得,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但又倍感亲切,顿时紧张被消融了,我体会到了上师的慈悲。
后来我逐渐知道,不光是对我,其实希阿荣博上师对他的每个弟子都是一样的慈悲。比如,看到上师接见弟子太多、时间太长了,有的师兄便会在一旁悄悄问:“师父,太累了吧,要不要稍稍休息一下,要不要先吃些晚饭?”上师回答:“不要,弟子。他们上完班很远赶来,很辛苦,见不到我会难过的,我不累。”这样的回答直到今天想起来仍让我感动不已。他是大成就者,他在耐心地等待我们每一个人下走解脱之路的决心。师父曾经在十几天里见了数千人,一批又一批,平均每天两百多。只要有缘起,有想了解和学佛的缘起,无论多累上师也要让他圆满。
我和其他道友一样,一见到上师就舍不得离开,盼望能听到上师的开示。比如,一次上师对一位弟子说:不要光在逆境的时候才想起修习佛法,顺利的时候更要牢记佛祖的教诲。他又说,在一起生活或一起工作的金刚兄弟容易产生矛盾,所以要注意各自的言行。上师的这番话语好像是对我说的。
向往上师出生并生活的地方多年,今年夏天我终于踏上了去扎西持林的路。从成都出发,一路经过了美丽的康定、古朴的道孚和热闹的甘孜。尽管那儿的美丽,高原、草地、经幡和藏式木屋的风情我早有耳闻,在心中也有了一些描绘,但当车子拐过最后一道弯,上师的住所赫然展现在眼前时,我心里还是不禁为之一震。扎西持林,在灿烂的阳光下,它被布满了经幡的山坡围绕着。上师很自在地站在院子里看着我们,我和师兄们纷纷上前行礼,上师则很关切地让我们不要有太剧烈的动作,担心我们会有高原反应。
到达后的第二天,上师为当地的寺院讲经传法之后,不顾劳累带着我们一行人去了法王如意宝曾经埋取伏藏品的美丽神秘的新龙海。在它的大门口,剧烈的头痛使我寸步难行,我眼巴巴地望着师兄们跟着上师渐渐走远,一个人失望地坐在旁边的山坡上发呆。这时上师的侍者——心地柔软的土登走了过来,他同情地望着我问:“不要紧吧,喝些水好吗,吃些东西吗?”说完转身跑去拿来了热水和点心,并且一直陪着我。看到我还是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对我说,新龙海一直都会存在,明天还可以再来。看他那么努力地安慰我,我也努力地安慰我自己,终于笑了。
我原以为上师在汉地弟子众多,每次都繁忙无比,一旦回到扎西持林会得到很好的休息。上山后才知道,上师还有很多藏族弟子和藏民常常前来拜见他,仍然是很累。
坐在绿茵茵的山坡上的上师被虔诚的信徒们所包围,慈祥的神态、爽朗的笑声在亮丽的阳光下耀眼地呈现在我眼前,我犹如进入天籁之境。我身处此境,心中充满了轻盈的快乐,对上师的信心也更加猛烈。
呆在上师身边,我好像沐浴在阳光中,温暖而舒适。几天转眼就过去了,离别的日子到了,流连之情难以言表。我的身体虽然离开了扎西持林,而心却依然伴随着上师根植在那片净土之上。
学佛使我懂得,佛法既深奥又平实,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避免不正确的思维。接触佛法后我感到充实、平和多了,对人生无常的了解,使得我比较坦然地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再因一些小小的纷争或不顺利而耿耿于怀,日子真的开始变得安静而又快乐了。然而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力是会很顽固的,它就像乌云还会时不时飘出来想要遮挡太阳的光辉。可是我坚信,只有依止上师,精进学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帮助,才能对治习气。
希阿荣博上师的行为和开示让我明白:最主要的是发起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只要对别人真诚付出,内心就会平静,喜悦自然与日俱增,就能利益众生。不管今后的路还有多远,还有多难,只要真心实意地按照佛法去做,得到永久的快乐和解脱是迟早的事,我想。
作者:白玛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