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打坐之正行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6

  在打坐当中,打坐之前行需要处理好房内外的一切事务,立下两个誓言,接着做到身要、语要和意要,祈祷上师受四灌,受四灌以后于上师与自心无二中自然安住,以上为打坐之前行。直到生起粗大妄念无法安住,此时不应该跟随着妄念,应该以正知正念摄受自心,如是行持称之为打坐之正行。

  闻法之正行无所缘为大手印、大圆满或者大中观的见解。 初学者无法具备这样的三大见解,那该如何行持闻法之正行呢?在闻法当中,如同野兽听琵琶声般,耳根和眼根不跟随外境散乱,思维被正知正念所摄受、如理取舍动机,并正确理解上师所宣的法义,如是奉行也称之为闻法之正行无所缘。

  闻思修、打坐及行持任何善法都要具备前行、正行和结行;否则所行持之善法无法成为清净正法,徒具道貌之相。

  无论对方是否信奉佛教,只要令他明白因果道理,他就会很高兴地奉行佛法。这样,佛法利益众生的目的也达到了。你们以后不论到哪里讲解佛法,都不能只宣讲“不准做、不能做……”,应该要详细讲解清楚恶业的过患,这样他们就会乐于接受,佛法也能利益众生。

  即使不信仰佛法的众生也欲求离苦得乐,当他们懂得恶行过患、善业安乐的道理以后,也会尽自己的能力断恶行善。所以要为众生认真讲解清楚恶行过患、善业安乐的道理,道理讲明白以后,对方就会接受并尽力奉行。

  喇嘛仁波切行持善法的法规要求信众戒杀、戒猎、戒盗、戒烟酒等等,作为喇嘛仁波切的弟子也应奉行此法规。不能一开口就说:“你不能杀生、你不能偷盗、你不能吸烟……”这样讲解别人无法接受。此时应详细讲解这些恶行的过患,讲解奉行善业的果报。当他们听闻明白道理后,就会承诺断恶行善。

  喇嘛仁波切有这样的法规:到任何一处,喇嘛仁波切都是传授颇瓦法、长寿法和招财法,以倡导断除恶业、奉行善法与信众结缘。

  虽然妄念不是智慧,但是智慧由妄念显现;同样妄念不是智慧,智慧靠妄念来证得。如同把鼻子放入口中做不到;超越意识的修法,初学者无法做到。所以希望初学者不要说:“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不要生起妄念……”不要这样说。

  初学者或者次第修行者不论修习本尊、窍诀或者念修时,都应护持自心与上师无二的状态。这就是外相上师瑜伽的修法。

  上师是具足四身五智之圣尊,要想上师密意融入自相续就要接受四灌。在受四灌之前要祈祷上师,如果不祈祷上师,自相续得不到任何加持。举个例子:乞丐面对富有的人,如果不主动去乞讨,得不到任何食物。于此同理,虽然上师具备大加持力,但弟子若不具备信心和净相去祈祷上师,无法得到上师的加持。

  在打坐之时也要如理祈祷,不能仅仅口中念诵“上师遍知、上师遍知”。这样祈祷没有任何意义。祈祷之前要知道上师是谁?为什么要祈祷?上师之遍知是指什么?这些法义都要通达明了而去祈祷,否则得不到任何加持。

  先要认识上师是佛、视师如佛,之后再祈祷上师加持自然得到了上师的大悲加持,自相续就会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上师的大恩德、大加持所在。

  我以前为他人宣讲三界痛苦,但是自相续中没有痛苦的体会。因喇嘛仁波切示现涅槃之相而感受巨大的痛苦,自然生起三界为痛苦自性之体会,也会生起欲求出离痛苦轮回的愿望。这是喇嘛仁波切示现涅槃之相的恩德,才令我的相续中生起无改造的无常观、出离心。这样的恩德无法言喻、无法回报。

  虽然我以前给他人讲解无常,但徒具道貌之相,自相续把一切执为常有。因为喇嘛仁波切示现涅槃之相,自己的相续生起无改造的无常观、出离心。这些都是喇嘛仁波切赐予的恩德。

  为何上师称之为大恩者?因为上师对你的相续有利,所以上师称之为大恩者。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上师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续
下一篇:认识三宝的殊胜之处
 当妄念刚生起的时候
 自心与上师无二无别
 生起坚定不疑的信心
 虫子叮咬你的时候
 清净之祈祷
 依靠禅修生起真实的力量
 稀有之相
 打坐之正行
 具器弟子
 发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学六家七宗述论[栏目:潘桂明教授]
 礼拜自己的庄严[栏目:佛网文摘]
 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栏目:悟演法师]
 有错字的的《地藏经》,应如何处理?[栏目:佛像法宝·净空法师问答]
 你我不同的人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第六篇 疑 - 不要担心未来[栏目:放下的幸福]
 实修上师瑜伽法的目的[栏目:上师瑜伽·为何修持]
 为什么说没有比皈依法更大、更重要的法?[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如何排除禅悟之障[栏目:宋智明居士]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