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的彼岸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6

智慧的彼岸

  学习智慧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超越习以为常的、很封闭的概念,所以,要先学习善观缘起。

  好的事情发生了,你要知道这里面是有很多因缘的,你们到道场来,看到地板这么干净,花布置的很漂亮,这些是怎么出现的?是由于很多很多的因缘共同的成就啊!当我们越来越能够看到好的事物背后的缘起,是多么的难得的时候,我们的感恩心就会自然生起。

  之前和你们讲的那个功课,每天要写下三件好事情。那三件好事情就是在帮助你观察有很多好的缘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发生。一个你觉得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你去善观缘起,心中的不平和抱怨就会比较柔和一点,因为你会知道,那个伤害你的人,他也是不自由的。

  如果你想要活得更平安,你要多去学习这件事,观照每个事物的背后,它的发生都不是单一的存在,也不是永恒的存在,也不是具有主宰的存在。甚至讲得更细一点,在缘起的互动当中,为什么你会对于这个人给你的一句话、一件事情的发生,自己也跟着生烦恼呢?因为你的内心有和他的烦恼相应的DNA存在。

  就像是一个很大的白色墙壁上有一个黑点,你到底看到什么?是在深深的脑海里的那一个频道,选择它要看到什么,不是吗?你要只看到那个微小的黑色的点,是你的选择;看到小黑点之外,白色的墙壁是那么的宽广,也是一种选择。

  但是随着你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你的生命的经验是不是完全不一样?所以,究竟的波罗蜜,就是圆满的要到达彼岸——能完全够超越所有的概念,特别是那个习以为常的、狭隘的、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概念,这个是修行的目的。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思已应怀慈
下一篇:波罗蜜
 慈悲的升温
 智慧的重复
 还有什么是修行?
 不是改装自己
 做过了就放下
 只是爱上了感觉
 会用钱的智慧
 菩萨都是被折磨出来的
 当下的桃花源
 佛陀的本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身心清净自吉祥[栏目:传喜法师]
 《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1)[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54、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有什么不同?[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 中峰和尚诫闲[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栏目:佛教与孝道]
 四念处[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普善德根本》正文[栏目:祈竹仁波切]
 人有二十难之十四 心行平等难[栏目:人有二十难]
 善导净土思想之特色(伍先林)[栏目:净土宗文集]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萧丽华、吴静宜)[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