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持的着力点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06
修持的着力点

  所谓的修持,修是指修整见地观点;不只是修整,还要持续在生活中。不是只有在课堂上听得很欢喜,然后在生活当中全都忘光。例如台湾有位藏传的法师写了一首打油诗,我们现在很多的人很喜欢接受灌顶加持,他发现灌顶之后大概是这样:「宝瓶放在头上,红包放在桌上,回家全部忘光。」当你心中没有见地的时候,一切的修持都只是一个形式,不会touch到你的内心最需要去转换的那个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那个点在哪里。

  修整了与智慧不相应的观点之后,为了要持续才有功课这件事,例如每天的早、晚课。平时我们的心忙着家庭、忙着事业、忙着很多的事情,很容易就忘了这些见地。所以每天可以有一小段的时间,利用功课让心再回到法上的思维,并且去持续智慧的力量,这是修持的意思。

  所以,换句话说,如果你都不知道见地是什么,不知道需要去修整的那个错误的观点是什么,光是坐在那边到底在修什么呢?可能只是盲修瞎练。于是就会觉得外在的形式做得很多,但是内心的烦恼依然无法降伏,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先看清楚修持的着力点。

  就像是医生要帮病人开刀,要先看清楚肿瘤在哪里,才知道要从哪里开刀,否则病人可能只是白挨了几刀。修持也是如此,要先认识到病因在哪里,才知道要从哪里去修整。

  所以不管是禅修也好,或者学习经教也好,在那个当下,如果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烦恼,并且将愚痴的观点逐渐地转化,和智慧的距离越来越贴近,闻思的当下就是修行。这种方法叫做观察修,或是思维修。

  我们应该要好好地思维修持的意思,否则就会把经教、生活和所谓的修持分开,那是不行的,会很辛苦。


{返回 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的过程
下一篇:觉性的风
 圆满的解脱
 走近佛陀
 混乱的环境,殊胜的加持
 智慧,从慈悲开始
 因为了解,所以慈悲
 不离生活
 超越烦恼三部曲
 出离,不需厌离
 尽是智慧
 菩萨如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好作艳词,甚於想马[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法句经 17 恶行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菩萨的心[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假的可怕[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第五品 苏那长老品[栏目:自说经]
 有关自己的心性[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栏目:杨维中教授]
 三七○ 苏芳树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为何我们生于此?Why Are We Here?[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