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课(七)调伏烦恼的两种途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9

圣者言教 第三课(七)调伏烦恼的两种途径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法后,就要懂得如何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并时时反观自心,提起正念而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我们今生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获得解脱。若要圆满这个愿望,需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方面是自然圆满,另一方面则是有意创造。这也是我们平常修行中必不可缺少的两点。

  第一点如何理解呢?例如很多修行者平常不仅座上修法,座下也会行持诸多方便与善法。由于时时都在修法消尽烦恼之故,功德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与恶法相关的一切烦恼在无意中越来越少。正如有些人所说,他的性格在修法以后似乎改善了很多,原来很粗暴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调柔;以前说话不经大脑,令自他产生很多烦恼,现前口中说任何语言之前都能提起正念,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等等。这些显现都充分地说明,你的功德在不知不觉中在增上,而它正来自于自己平常所从事的调心之善法。

  第二点就是有意提起正念。由于宿世习气沉重的缘故,我们的内心常常会生起与贪嗔痴烦恼交杂在一起的妄念,这些念头与解脱没有关联,也没有任何意义,称之为无义之念。当我们发现自己生起这种无义之念时,就要有意识地提起正念调伏,不能随着这样的念头漂泊。

  我们现前必然还是一介凡夫,由于无始以来习气烦恼沉重之故,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当发现自己具有这些言行时,就要有意识地提起正念,告诫自己不能这样想,不能这样做。因为掺杂贪嗔痴烦恼的一切思想及行为均为漂泊轮回之根本,现前自己作为一个修行者,绝不能放任自己的习气。这就叫做有意识地提起正念,调伏烦恼。

  若能做到这两点,相信大家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若做不到,仅仅在座上护持正念,座下却与凡夫无异,就无法称之为真正的修行者。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六)为什么说佛法的善才是真正圆满的善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八)调伏烦恼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乐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九)善恶取决于内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二)成解脱的三个条件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三)解脱七支坐法和方便七支坐法的区别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何谓酬忏上师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九)零散饿鬼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一)显密之差异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对治分别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二)谒见导师求法的真正意义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七)三乘教法圆融于调心一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果显时其因已灭 因在时其果尚无[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5[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佛法概论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统一[栏目:佛法概论]
 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栏目:黄炳寅]
 对于“大圆满”、“大手印”等境界,仅仅听到名字,就心生向往,可为什么上师不轻易传这方面的法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光射十方普召请[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