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五)世出世间理解“善”之异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7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五)世出世间理解“善”之异同

   作为佛教徒,我们口中都会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善”字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大,世间人有对善的定义,佛教从出世间的角度而言,也对善有所定义,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

   从世间角度而言,很多人都习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界定所谓的善。例如现前很多人都会去行持放生等一些善法,其中对佛教不太理解的人,内心可能就会产生疑惑:正所谓大鱼吃小鱼,若将一条大鱼放入池中,它可能会吞食一千一万条小鱼,这样一来,虽然是放生的行为,实际当中是否就是在杀生呢?因为即便放生之前为它念诵了四皈依,但它终究不会由此将吃肉的“基因”转为吃素的“基因”,因此这究竟是放生还是杀生,是在行持善法还是在造作恶业呢?是的,仅仅依靠内心的分别念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疑问是很正常的。因为凡夫对于正确与错误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定义。

   从出世间角度而言,佛教直接从心的本性来定义何谓真正的善法。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调伏自己的内心才是在真正的行持善法。而我们之所以将佛教对于善法的定义称之为真正的善,是因为佛教是从超越时空以及本具有的心性中树立何谓“善”,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见解,因此佛教所定义的善才是最究竟了义的善。

   正如之前所讲述,我们所行持的是善法还是恶法,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发心之上。历代传承祖师告诫我们:“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以及《功德藏》中亦曰:“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顺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当内心一旦被恶念所束缚之时,即使表面所显现的是在行持善法,实际当中对解脱有多少利益则很难所言。若内心为善,即便表面上显现的是一种恶行,实际当中就是一种善法。因此善与恶的区别不在于表相之上而取决于自心之中。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现前就要努力令自心不断趋入真正的善法,如是行持就称之为修法。无论往昔懂得多少教理或者修持过多少种法门;是天天闭关禅修还是去各处行持善法,若是懂得时时在调伏内心上精勤努力,即可称之为是最好的修行者。若不懂得调伏内心,即便手印结得有多漂亮,口中念诵的咒语数量有多么多,实际当中,除了说明手很灵巧以及嘴巴可以说话之外,对于成办解脱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如晋美林巴尊者云:“心如主宰一切王,身为善恶之奴仆。”】

   因此修行人要时时观待自心,因为心才是万法之根源,身语之统帅,行道之根本,我们今生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而想要圆满这三种幸福,则必须要在调心上努力精勤为要。

   对于如上所传讲的内容,我们不仅仅要从文字上有所了解,更要学会将其运用到修行之中,这才是传讲这部教言的真正意义。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四)真正的善法就是调伏自心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课(一)出离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八)闻法精进度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六)外障饿鬼与内障饿鬼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六)修学密法应认真细致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六)孤独地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五)不能诽谤因果缘起法
 圣者言教 第九课(二)什么法最为殊胜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七)有生必有死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三)修法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二)[栏目:大安法师]
 如何做好放生又不干扰原栖息物种?[栏目:放生健康·净空法师问答]
 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栏目:梦参法师]
 楞伽经 现证品第四[栏目:楞伽经·白话文]
 传统新义:近代台湾本土佛教史料的搜集与研究(江灿腾)[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1869 华严五十要问答(唐 智俨集)[栏目:09 注述讲记]
 人间佛教的经证 端正的真义[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弟子已皈依三宝,但家中尚有小时候所供奉的土地公与妈祖,请问这两神应该如何处理?[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否有咒语?[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暇满难得[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