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流水行云舍得画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01

流水行云舍得画
 
  举凡“自然风景区”多是奇峰耸立,怪石嶙峋,飞瀑百丈,潭深水清,移步换景,迥异非常。自然景观才可以营造出“天然去雕饰”的人间美景。
  好景致是要好心情的人去欣赏的,贪欲深重的人即便流连于“天上人间”之中,亦没有心思去把玩。
  人生如画,如何描摹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是入世精深的人们多多考虑的事情了。
  在物欲横流面前,在诱惑迭出的时代,只有佛学文化的布施、舍得才是抵御世间糟粕的精神“防腐剂”。
  在心的深处筑起一道干净、整齐的“堤防”,犹如心灵的“自然风景区”,任你自由逡巡。
  东西方宗教文化都有布施一说,其本质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欲望杂念,而虔心于普度众生。如此才可明白,佛学文化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
  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生就佛性的超脱之人,深谙舍得的道理,却自己不为所知。
  行云流水般的自自然然的去布,去舍,福报最大。
  星云大师说:“人类有很多陋习,很多烦恼,比如贪欲、嗔恨、愚痴、嫉妒、浪费、贪污,如果统统去掉,很困难。这个社会“五趣杂居”,人、畜生、魔鬼,好人坏人、士、农、工、商,大家都住在一起,好的一半坏的一半。
  豁达的人,禀赋超脱;真情的人,懂得奉献;幸福的人知道放下;智慧的人崇尚舍得。
  人生在寻找“得”的同时,总要先“舍”,正确认识“得”与“舍”的关系,就会在“得到”的时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会在失落的时候懂得如何从失落中找回自我。
  佛学文化不是单纯的哲学,却包含着哲学的道理。
  在大自然的世界里,生命不是因为美丽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的存在生命才变得美丽。
  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选择和变化。除了自己的父母无法选择外,其他的都可以选择。
  选择你的工作,选择你的伴侣,选择你对人生的态度等等。选择的关键正在于你能否在得与失的关键节点上不昧天理良心,拿得起放得下。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而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间精彩你的人生。
  鲜花送给朋友,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泥土抛向别人,首先弄脏的是自己的一双手。
  眺望远处,风景迷人。走进风景,其实自己也是风景,也在风景中。
  缘何“不识庐山真面目”,争奈“身在此山”故。
  人生的风景有的时候,看也看不完,看不够,看不懂?换一种方式,用心去透视:
  “浮云”也能是“神马”。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闲将笔墨寄因果
下一篇:荡悠悠一帆春色乘慈航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
 寺与庙
 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二节 禅武——养身的少林寺
 智力与智慧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名色
 通灵澈释病源——读“大藏治病药”讲义有感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爱支
 闲将笔墨寄因果
 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道谛
 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集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栏目:规章]
 无死的金刚心 目录[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止观禅修·辞汇[栏目:创古仁波切]
 明法品节录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八、明法品第十八》节录二[栏目:梦参法师]
 唯识简介 十二[栏目:唯识简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