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怕老是没用的(索达吉堪布)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6
怕老是没用的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有人曾说,孩子初生时大哭,是在控诉轮回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婴儿在不断成长,小学、中学、大学、成家立业……韶华之年,他表面上看来青春美满,但实际上生命却在一天天缩短,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时,不知不觉就会步入老年,感受衰老的痛苦。

  世人虽喜爱青春韶华,却不想暮年这么快就到来,诚如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所言:青春时光刚刚谢落,衰老就会现于眼前,尽管人人都想青春常在、永远不老,但青春与衰老就像赛跑一样,刹那不停地就流逝了。

  人老了以后,皮肤、头发、骨骼等都会加速退化,虽然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的风脉衰退,以至于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行住坐卧、稍稍活动就会气喘吁吁,感到困难重重;做什么事都很费劲,常常感到苦恼、绝望。

  有时我去一些养老院,看到那里的条件不错,但老人们心里很落寞。如果你不懂何为老苦,到了那里以后,看到老人们睡的地方、吃饭的状况,就会感悟到:“哦,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这样。”

  有些老年人常夸耀自己年轻时如何漂亮,但现在再怎么讲,脸上也找不到一丝漂亮的痕迹。而且,平日里说话吞吞吐吐,走路颠颠倒倒,跟年轻时相比,简直相差悬殊。

  不过,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法王如意宝圆寂前两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老人家讲《大圆满前行》《宝性论》时,引用佛经、印藏大德的教证滔滔不绝。不信佛的领导听到后,特别惊讶:“啊,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背出这么多教证?真是太精彩了!”

  明朗大师造《三戒论注疏》时也是年过七十了,他在此论的结尾中说:“尽管我年纪大了,但智慧却有增无减,越来越炽盛。”

  在藏地,荣索班智达活了119岁,汉地的虚云老和尚圆寂时是120岁。

  我家乡还有一位老人,从年少起就坚持每天磕100个头,至今也从不间断。现在他虽有96岁了,但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上楼梯也不需要人扶。

  怕老是根本没有用的。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我们若能对此认真思维,认识到无常是世间不变的规律,并对此产生坚定的信解,那在老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该抓紧时间做些什么。

摘自:《做才是得到》 索达吉堪布 著,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11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索达吉堪布)
下一篇: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索达吉堪布)
 平常心,快乐过(顾晓蕊)
 智者大师论成佛与做人(高新民)
 我心何求?(李楚楚)
 高僧具备的三种品质
 常念师恩 知恩报恩——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演海)
 《心经》的人生启示(常静)
 佛像缘何开光明(张辉)
 何谓无诤三昧
 
 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妙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与心对话 第五章 精进 7 神奇的小金佛[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第四届禅文化夏令营开营式讲话[栏目:净慧法师]
 佛法在当代佛法在当代[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醒糊之源(二)为什么要学佛[栏目:海空法师]
 李端~同苗发慈恩寺避暑[栏目:禅诗三百首]
 百头鱼[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专注于当下[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如何学习破四相?[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认识「业」[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至心信乐念弥陀[栏目:体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