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心与烦恼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7

十二因缘法
——台湾五方讲堂开示
2012.10.14 

认识心与烦恼

  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请问这个“一”是什么?这个“一”是一二三四的“一”吗?有人就说了:这是“心”。嗯,猜对了。请问我们当下的心是不是究竟的?我们的心仔细去研究的话,心有分很多种心的。是不是?我们第六意识分别,是不是算心?但是它是生灭的,还是不生灭的?这个第六意识分别心,算不算清净的?还有第七意识,末那识的心。第七意识末那识心算不算究竟的?还有第八意识的,阿赖耶识的心。

  学佛就是要去究其心性,回归到我们本然的心,回归到当处究竟、当处清净、当处自在的那个心。念《心经》就叫“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的那个观,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照。但是我们一起心一动念,地藏菩萨就说了: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分别心上面,就起了波纹了对不对?明镜的湖面被业风一吹,就起波纹了。虽然它还是心,但是这个心起皱了,是吧?就有生灭的状态了,有烦恼了。这个业风吹起的波浪,我们要把它沉淀、沉淀,把它宁静下来。宁静下来了怎么样?请问:波是不是水呀?再恢复到它清净自然的水。当我们学佛知道这个波也是水的时候就好办了。这个水,哪怕再起波的时候,你知道它就是水,你就不会随着它波的形象,去烦恼啊去转啊,甚至我们会躲到这个波浪以下,更宁静的水的层面。

观照心与境  转烦恼为菩提

  今天我们受过八关斋戒,你再到我们台中的十字街头看,每个人的心都像波一样,波浪一样呀。但是你的心是宁静的,像明镜一样地看着大家,再回到我们当处究竟的心,当处清净的心,当处自在的心,这个心又不离当处。从住持三宝这里得到启发,得到指示,得到领悟。领悟到我们自性的、清净的心,究竟的心,自在的心。领悟到这个了,一究竟一切都究竟。这个究竟了、明白了,所有的水的波纹,你都知道它是水,是不是?不会随着烦恼的波纹相去转。你的心清净了,你就会发现:世间所有一切的迷惑,那个都是假象,这就叫所谓的“转烦恼为菩提”了。所以一自在一切自在。你在这个三界里,如果觉悟了,三界不再成为你的牢笼了。三界的相也是假象,所以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时候你自在了,你就会知道了(什么叫)“同与诸佛证大涅槃”。这个涅槃就是:一切苦停止下来了,一切乐却什么?却不灭。一切苦不生,一切乐不灭。大涅槃就是极乐,就是苦的寂灭——同与诸佛证大涅槃。那个时候,我们这个生命观就不像现在了,我们现在做个人从小长到大,有时候也跟其他的生命差不多。但是一旦觉悟到我们的佛性之后啊,你看,与诸佛同体!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台湾云林观音讲堂佛学问答开示
下一篇:生死轮回从无明起
 佛愿宏深驾慈航 心生惭愧发菩提
 以悲济众生心报祖师大德恩
 浊世如火宅 相煎无安宁
 学佛修行要解行并重——客堂开示
 佛法是用生命体验生命
 认识有漏修无漏
 劫难显佛性忏悔释冤结
 皈依三宝迷途知返
 三乘是佛说 恭敬愿皈依
 顺境防魔障 禅坐启伏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果明镜论》讲记 九[栏目:智海法师]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四十二世 法眼文益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因地制宜度众生[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安乐集》讲记 第五十七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我向往诗意的生活[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浅谈慧能大师的禅宗思想及其贡献(兴愿)[栏目:禅宗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五五)[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三八)[栏目:杂阿含经]
 改变,要先从自己开始[栏目:心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