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2

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恒一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著,然后对“我的”生起执著。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绝对、固有存在的事物。这样的见地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与人、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世间万象皆依缘起,随条件的聚合、变化而生成、变化、坏失,无可执持。

见地与真相的偏离,使我们处于愚蔽、扭曲、不得自在的状态,把原本无常的误认为本该恒常,把无我的执为固有,因而一再地幻灭、失落,求而不得,无从安心。

因缘和合的现象,包括我们自己和一切身外之物之事在内,都不离痛苦的本质。拿我们每个人来说,有生便有死,在生死之间有无常老病、种种缺憾,这一副身心不过是变化的相似相续,哪里有什么是真正靠得住的?

身心之外,如果我们认为有所得,则必定会经历失去。有积聚,必有消散时。有爱恋,必有怨怼时。这不是说你需要刻意地以消极悲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是你要看到得、聚、爱、福背后失、散、恨、祸的势。你也许会说,何不反过来看,失去必有得到时,遇祸必有得福时。的确可以这样看,但之后呢?还是得失得失,反复反复。留心观察,便慢慢体会到,轮回就是这样不由自主的无尽轮转,周而复始的无可奈何。所以佛陀说,要完全远离痛苦,只有出离轮回。

什么样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具体的方法要依各人根器而定,没有一刀切、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套路。就大多数人的根器而言,把贪婪、嗔恨等作为需要断除的对象,以不净观等方法加以对治,是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佛法,增进对空性的了解后,可以逐渐把贪嗔等作为净化的对象,以观修空性等方便法门摄持,了达烦恼的本性为空,从而息灭痛苦。

修行最好按照次第一步一步来,除非是罕见的上根利智,否则一开始就说不用对治贪嗔痴,只要知道它们是空性的就可以,这对初学者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反而可能误导他们,让人以为不用持戒、不用实修就可以解脱烦恼。

我们总喜欢为自己的懒惰和无知找借口,不是么?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下一篇: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我发心放生,应该如何做?
 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遇到捕杀放生动物的人,怎么办?
 放生时因条件所限,能否请别人替我放生?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骗,不知该怎么办?
 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佛教徒吃素就是在护生,又何必那样强调放生,是不是太执著于形式了?..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如果动物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要不要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烦恼附身&正念守护世间[栏目:清净的法流]
 大乘造像功德经[栏目:白话佛经]
 18、外三乘[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75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比丘记事(之十一)[栏目:比丘记事]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盘 - 方向感[栏目:找回自己]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八)[栏目:杂阿含经]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2 接受无常[栏目:铃木俊隆]
 善根发相 第七[栏目: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
 随顺世缘修禅净(明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