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谨慎取舍
 
{返回 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5
  因果不虚

  如果现在就开始精进修行,这一生结束时往生极乐世界应该会比较容易,但我想大多数人恐怕还是会继续在六道中轮回,甚至堕入恶道,原因就是很多人不相信因果。不信因果,人就可能造下很多恶业。

  有的人说相信因果,相信来世,但行动上不那么做,继续造各种恶业,这就是口头上说信,实际上不信。

  世间人也许认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逃过法律的制裁,但因果的法则没有这么简单。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因果不虚,自己造下的恶业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如果未忏悔清净,将来都会在自己的身上成熟。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地取舍因果,善护身、语、意三门。这个道理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上神通、智慧、功德没有谁的显现比佛高,佛说因果存在,那么造业就一定会受报。

  关于因果取舍,要严格依据教证、理证,不可想当然,不可信口开河。

  十善十恶

  行持十善业、远离十恶业是今生安乐,来世不堕恶趣的基础。在藏地,历史上很长的时间里,十善业是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但后来佛法日渐衰微,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现在虽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十善业的内容,但没有违犯的人也很少很少。

  十善业是身断除杀生、邪淫、偷盗,语断除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断除贪欲、嗔恚、邪见。

  “若杀一有情,需偿五百生”,杀害众生的生命,不但与慈悲心、菩提心相违,而且果报非常可怕。杀生的人短命多病,将来还会在地狱中感受更加痛苦的报应,所以我真的希望大家都能断除杀生的恶行。

  从出生到现在,有的人杀生的数量恐怕绝不止一两条,几十条几百条也会有的,喜欢吃活鱼活虾、生猛海鲜的人好好想想,你们一顿饭就杀了多少条生命。

  如果伤害了众生的生命,又没有按照四对治力忏悔,这个果报将来肯定有一天会落到自己身上,逃脱不了。我们平时可能连一根针扎到身体上都承受不了,到那时怎么忍受?

  将佛像、佛经、上师的照片或者唐卡等三宝所依放到不清净的地方,这也会有很大的因果。

  有些人做了错事,来问我后果会怎么样。不用来问我,我没有神通,释迦牟尼佛讲得很清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根据这条真理来判断就可以了。

  凡夫人在世间生活,没有断除贪嗔痴,要想不造恶业很难,为了自己的孩子、家庭都很容易造业,死后这些果报肯定要由自己承受。

  《俱舍论》中说,众人共同参与一件事,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同样的果报。一个人造恶业周围看热闹觉得欢喜的人都一样有业障。一家人共同生活,共同造作的业障,会感受同样的果报。好好修行的话,家人也能得到功德。

  打猎、卖枪的果报都很重。拉喇曲智上师说,打猎的人在山谷里,山下喝水的众生解脱都会受到影响。

  普通人造过的口业可能数不胜数。有的人从小到大说过很多妄语,有的人经常恶口,看到有残疾的人,说别人是瞎子、聋子,这都是粗语会伤害别人的心。就是平时开玩笑的时候说一些粗语都会有因果。《百业经》中讲,即使是辱骂一个旁生,也会在五百世中感受果报。

  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之间挑拨,说这人对你不好,你也应该对他不好,说一些离间语制造矛盾,或者谈论没有意义的内容,甚至在念经修行的时候闲聊,这都是造口业。

  看到别人有什么好东西时起贪心,想“我要有多好啊”,或者跟别人比,“他有,我要比他的多,比他的好”,这是意业。

  别人有地方比自己强,就产生嗔心,盼着人家不平安、不吉祥、不要发财、不要成功。别人倒霉了就心花怒放,这些念头都是业障。

  修一座庙、盖一个经堂,当然有很多功德,但功德有多大,还得看发心。如果是看别人建了一尊佛像,那“我建个更大的”,以这样的嫉妒心建庙盖经堂,不敢说有很大的功德。晋美林巴尊者也说过,以比较心做功德,功德不会很大。

  不要有嫉妒心。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不要有不好的发心,为利益起冲突纠纷。邻里之间,穷的嫉妒富的,富的歧视穷的,这样的念头也不要有,有的话,忏悔改掉。

  打牌、赌博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非常不好。赢了钱,会增上贪心,输了钱,会产生嗔心,发生争执还可能打架,而我们极难获得的这个人身,也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白白地浪费掉。

  有的“佛教油子”天天围着高僧大德转,希望得到各种各样的大法,虽然已经听闻善法的利益、罪业的过患、佛陀的功德,但在现实中不按佛法说的做,只是表面上求法、修法,这样的人哪怕是佛陀亲临,也无法调伏。

  明白了道理就按照教言去做,你们如果认为自己是佛弟子,就不要再造恶业。

  烟酒过患

  自己喝酒, 或者是卖酒给别人, 都有很大的果报。

  打扮得再好看,喝醉酒以后也像鬼一样,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

  酒喝多了,容易得心脏病、糖尿病各种病,酒后驾车容易出交通事故,有的人喝完酒以后还喜欢打架斗殴,无事生非,给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家庭都带来不幸,不说来世,这一世就过不安宁。

  对于那些已经皈依的人,假如说你不是佛弟子,你可能会不高兴,但释迦牟尼佛亲口说过:喝一滴酒的人就不是我的弟子,我也不是他的上师。这些年我在藏地很多地方主持法会,参加法会的人都在我面前把装酒的用具全部打碎,发愿今后不再喝酒。

  当年宗喀巴大师居住在一个山谷里,山里有一个女人每天卖酒。她死了以后,人们在山谷里经常听到很大的哭声。僧众问宗喀巴大师这是怎么回事?宗喀巴大师说:卖酒的女人死后投生到一块大石头里成为一只非常大的青蛙,因为实在太痛苦,她经常在石头里哭。一些僧人果然听到了石头里发出的声音。又有人问这个女人何时可以解脱? 宗喀巴大师的回答是,等到鹰的翅膀把巨石磨光后她才能出来,但之后还会堕入地狱。爱喝酒的人好好想一想,喝酒能带来什么好处,而将来果报成熟在地狱里时怎么办?

  有些观点认为喝点酒有益健康,其实要想获得今生的身体健康和来世的安乐,没有比戒杀吃素和放生更好的方法。

  佛法里说烟草是一个魔女为了障碍众生解脱, 发下恶愿化现而成的,她希望所有抽烟的人不生起菩提心,最终堕入地狱。闻到烟味的人解脱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那些抽烟的人,你们要为家人和朋友想想。

  现代科学也已经证明了抽烟危害人体健康,很多国家的政府都规定在公共场合禁止抽烟。

  莲花生大士的许多伏藏法门里都说到抽烟的人所到之处都不吉祥,护法神远离,戴什么加持品也不会有作用。抽烟的人进入佛堂,佛堂的加持力瞬间就会消失,护法远离,哪怕再古老的佛像,加持力也会消失。

  抽烟的人死时给他们修颇瓦法也很难有效果。死了以后,吃到尸体的秃鹫和其他众生都将受到影响;火葬的话,闻到的人解脱也受影响。

  有的人打算得很好,今天先抽两根,等明天再戒;明天再抽两根,后天再戒。天下没有哪件事是这么轻松容易完成的,不真正地下定决心,什么时候才能戒掉?戒不掉就一直抽下去,自己毁灭自己的今生来世吗?

  不抽烟、不喝酒 ,做到这些对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来说应该不难。不要因为不良习气而丧失解脱的机会,这太可惜了。为了自己的今生来世,不要抽烟喝酒。

  僧财

  如果中了毒,一般的毒有解药,而侵占挪用僧财之毒业无药可解。大乘、小乘,都有清净业障的方法,但以僧财为对境造下恶业很难完全清净,一定会堕三恶道,再怎么忏悔清净业障,也只是缩短受报的时间而已。

  我的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经常提醒弟子们,要特别谨慎地取舍因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护持戒律。在僧众的对境方面,法王最强调的就是不要诽谤上师和不滥用寺庙的财物。

  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有时说他对自己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还有疑虑,因为小时候父亲早早去世,母亲独自抚养孩子们,生活条件不好,法王刚到洛若寺时在寺庙的厨房烧茶,管家常常拿食物给他吃。法王说因为吃了僧众的东西,他可能无法往生极乐世界,甚至会到三恶趣中感受果报。法王也说那几位管家可能已经在三恶道里,常常让大家为他们念百字明清净业障。法王如意宝是真正的佛,显现上都这么注意,我们就更要小心。

  龙树菩萨常常祈祷自己来世不要成为寺庙的管家。印度那烂陀寺的嘉炯班智达佛法闻思很高,但因为不小心动用了僧众的东西,后来堕入恶趣感受果报。

  对待僧众的财物一定要谨慎,用了僧众的物品,法器也好,甚至是包经书的布也好,一定要补偿。

  你们要给别人东西的话,拿自己的东西给,不要用寺庙的东西给。本来你们是好意,但实际上害了对方,自己也造下堕三恶道的业。

  寺庙的僧人在使用僧财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浪费,不能独用,否则因果很大。僧众的财物没有谁能私自享用,谁不能享用,任何人私自享用了僧团的公共财物,业障都一样。当然,出家人在有资格享用的时候,是可以如法享用的。

  当对境是僧众的时候,我向来都很谨慎,连僧众的一滴水都不会用,我这样发过愿。

  我在喇荣五明佛学院,即使因为学院的公事陪别人吃了碗米饭,也会折价交钱给管家。在其他寺庙如果吃了饭一定会补上钱,否则我不敢吃。随意享用给三宝的供养很损耗福报。

  有一次学院开法会剩下些茶和面, 扔掉浪费, 送人的话, 恐怕送的人会下地狱, 给动物吃,动物也会下地狱。法王如意宝让我们翻经文, 看看佛陀有没有开许如何处理的教言, 也没找到。最后我们商量把这些东西折价卖了, 换回的钱再用来给僧众供斋。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返回 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金刚乘
下一篇: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三殊胜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爱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闻思修
 寂静之道 第一部 四法印 空性
 寂静之道 第一部 四法印 无常
 寂静之道 前言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金刚乘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上师瑜伽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往生西方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别解脱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行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好当下[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浅释(宣化上人讲述)[栏目:忍辱]
 《无相颂》要解[栏目:达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