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寂静之道 附录 三 问与答
 
{返回 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0

三 问与答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答: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陀相应地开示不同法门,善巧方便地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佛陀教法可分为三乘:人天乘,引导众生断恶行善,由此得以在人间天界享受安乐;声缘乘(小乘),引导众生发出离心,断除烦恼,解脱轮回;菩萨乘(大乘),引导众生发菩提心,上求正等正觉,下度一切有情。
  大乘以小乘为基础,小乘以人天乘为基础。由于人天乘不包括解脱轮回的教法,所以人天乘只能使众生得到暂时的安乐,而不能彻底摆脱烦恼,结束轮回痛苦。小乘极果为声缘罗汉,他们虽然尽除烦恼障,个体得以解脱轮回,但因为所知障没有完全清除,习气仍在,对法界本性的认识没有达到圆满,所以还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涅槃。只有大乘能引导众生获得圆满觉悟,实现真正的自由安乐。佛陀在《妙法莲华经》里讲到小乘罗汉最终将出定修学大乘,如江河汇入海洋。声缘乘、菩萨乘都将究竟成佛,所以佛法在究竟上只有一乘,即佛乘。
  不论你现在是求人天福报还是求个人解脱,在暂时的目标、心愿达成之后,你的学佛之旅不会就此停止,你的心行会转变,或漫长,或相对短暂,但最终都将归入成佛的大愿大行。从修持上来说,你会从关注外在,慢慢转向关注内心。修行的层次越高,就越关注心。

问: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说的“执著”是指执幻为实,具体又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我”是指实有自性。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幻妄身认作自己的身心,妄执为我,名人我执。把一切事物、现象、观念、习气认作实有,名法我执。法我执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包括有情、外境、无边、二边、非二边,即把人我包括在内,而狭义的法我不包括人我。人我执产生烦恼障,障碍众生证得暂时解脱,细分不可计数,归纳起来为贪、嗔、痴三毒。狭义的法我执产生所知障,障碍众生证得佛的一切智智,归纳起来为二取、三轮执著和习气。
  佛教所说的发大愿,主要指发菩提心,发愿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而证取无上正等觉。圆满觉悟须断除一切执著、习气。认为自己有所证得,是一种极微细的执著。修行者首先要断除的是粗大的执著,现量见到空性后,由一地到十地,微细的执著习气层层清净,十地最末断尽最微细的习气,此时入妙觉证得佛果。
  通常情况下,断除执著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说:“为救度众生立誓成佛”是一种执著,所以要放下。像有智有得的微细执著,是证悟之后才谈得上断与不断的。初学者面前,有多得数不清的、远比这粗大的烦恼执著需要去断除。不踏踏实实清净自己当前境界中的烦恼执著,却担心更高境界中的微细执著,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不好好完成自己的功课,却操心高年级的功课一样。
  佛教说发大愿,是为救度众生立誓成佛;而断除一切执著,方能证佛果。不努力去放下执著,所谓“发大愿”难免流于空谈。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汇的含义会发生改变。比如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执著”有时候是指坚持不懈、决心坚定地去做一件事,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执著”。在佛教中,以欢喜心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称为“精进”。

问: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体验,不经历苦难的人生是不够丰厚的。
答:如果你能在日常生活的不幸和痛苦中自在无碍,似乎的确没有必要消除痛苦。
  经历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佛陀初转*轮首先宣讲苦谛、集谛,正是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

问:如何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念佛做得到吗?
答:有关往生极乐净土的方法,在《大乘无量寿经》等经典中有详细阐述。简而言之,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具备往生四因并断除五无间罪和谤法罪。在往生四因中,明观福田、发清净愿尤为重要,它们涵盖了积资净障和发菩提心。念佛的同时要有坚定的信心和真诚的发愿,这很关键。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答:众生的根器、因缘不同,所以佛陀因材施教,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诸法空相”的道理,从“空”悟入实相;有的众生更容易对净土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空”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方便、手段,都是指月的那根手指,你若能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到月亮,就好了,何必纠结这手指是胖是瘦。
  其次,空性不是指断灭,不是要守着一个“空洞洞”。《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学了一个“空”就抱着这个“空”的概念不放,什么也不做,什么也看不上。“色即是空”,极乐世界是空性的,向往净土之心也是空性的,而“空即是色”,空性不坏显现,空性与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丝毫也不矛盾。
  只有圆满无上正等觉的佛陀,才真正跳出了因果的牢笼,自由自在。佛陀虽然不作意世俗因果,但在众生面前又自然不逾越世俗因果的规律。而我们这样的凡夫,完全受因果的支配,更应该谨慎取舍因果,尊重因果的规律。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发愿往生净土,因缘具足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一般人仅仅听闻空性的道理,没有实际的修证,烦恼不会自动清除。如果对佛没有信心,也不发愿往生,自己也没有清净业障、尽除烦恼,那么就只好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因果就是这样,不会错乱。在见解上,我们不怕高卓;在行为上,我们要敬畏因果。

问: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
答:以前做家具或房子的时候,要把一个楔子拆下来,方法是用另一个楔子去打它,这叫以楔出楔。手上扎了刺,用另一根刺去挑,就能把它挑出去。同样的,要初学者一下放下所有执著是很难的,所以佛菩萨方便接引,以执著去执著,教我们先用对净土的执著去除对轮回的执著,等真正往生净土之后,花开见佛,至少是现见空性初地菩萨的境界,自然没有了对净土的执著。
  我们凡夫这一颗心就没有不执著、不攀缘的时候,不仅会对净土执著,佛陀教授的任何一个法门,我们都可能对之执著。佛陀说“无常”,我们便执著于断灭;佛陀说“常”,我们便执著于恒常主宰;佛陀说“空”,我们便执著于虚无。其实,“无常、苦、无我、不净”也好,“常、乐、我、净”也好,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执著。
  净土法门甚深微妙,根本不是我们凡夫以分别心随意揣测,能尽知其殊胜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修行,无论是普通根器还是上根利智,都可修学净土法门,得真实惠益,所以恒沙世界无量诸佛莫不赞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劝导众生发愿往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藏地汉地,古往今来,持教大德、大成就者,积极倡导净土法门的,不计其数。像我们每天念诵的《课诵集》里就有近现代藏地著名的大成就者、不舍肉身直接飞往清净刹土的乔美仁波切所作的《极乐愿文》、大圆满祖师、文殊菩萨示现人间的麦彭仁波切所作《极乐愿文》,当代宁玛巴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一再发愿:凡与他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些无论在见地还是修证上都令我们高山仰止的大成就者们,如此倡导净土法门,难道他们都执念深重、不明白空性为何物吗?七岁就造出《定解宝灯论》的麦彭仁波切,难道还要我们去提醒他不要执著吗?
佛陀悲心恳切,开示此易行难信之净土法门,使凡夫能不经累劫苦行,借佛威力而得出三界、解脱轮回,我们应该珍惜感激。
 
问:把往生净土称为横出三界,这个“横”字怎么讲?
答: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曾说:“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
  横出三界有一个比喻的说法,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犹如一根竹子,众生犹如竹子里的虫,虫要到竹子外面去,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沿着竹子往上爬,爬到竹子顶端就出去了;一个是就地在竹身上咬个洞,也能出去。众生全凭自力求解脱,如竖出三界,需经过漫长、反复的努力,就像虫竖出竹,在爬向竹顶的过程中会一再掉落,往往进一步退十步;而众生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净土,如横出三界,不需往上走,直接从人道解脱轮回,就像虫子咬穿竹身,所用时间相对短很多,且没有堕落的危险。

问:为了和我一样饱受烦恼恶业折磨的如母有情,我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虽然可能会风险高,但是这却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啊。
答:继续在娑婆世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于悲心,乘愿力、神通入轮回救度众生;一种是凡夫循业流转,因业力牵引不得出轮回。如果是自己已解脱了烦恼束缚,有能力跳出轮回,而由于悲心仍然发愿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那是菩萨的愿行,我由衷地赞叹随喜。如果自己还没有解脱烦恼,也不发愿往生,完全是因为业力而流转轮回,自己的烦恼恶业都还没办法清净,又怎么去教别人有效地对治烦恼?学佛不是纯粹的搞学问,就算佛学知识丰富,知道去除烦恼的整套方法,但自己若没有实践、亲证,是很难指导、帮助别人的,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救人,人救不了,自己还需要救援,因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别人往深水里拖。
  流转轮回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趣。今生为人,来世不一定能继续做人,很可能会堕落到三恶道中。一旦投生恶道,想积累资粮、断恶行善就非常难了。饿鬼道、地狱道不用说,我们现量可见的旁生道中,绝大部分旁生都是以杀生度日的,像海洋中有的大鱼一顿饭要吃掉几吨小鱼,小鱼一顿要吃掉无数的浮游生物。一个个都是杀业累累。即使福报浅薄到只能投生到永远见不到亮光、冰冷漆黑的海洋深处,或者炙热的火山熔浆里,无时无刻不遭受冰火的酷刑,这些旁生仍然只是醉心于彼此争斗杀害,你死我活,心相续中满是贪婪、嗔恨。它们生来如此,别无选择。相比之下,做人实在太幸运了,因为人就算再潦倒、再走投无路,也还是可以选择不杀生、不造恶业,而仍能活命。
  投生人道也并非像有些佛子以为的那样,轻易就能忆起宿命,在前世修行的基础上继续今生的修行,积累资粮。菩萨尚有隔阴之迷,我们凡夫经过十月住胎的剧烈痛苦,基本都会把前世忘干净。况且投生人道有可能投生到边地、业际颠倒之处,或感得喑哑残缺之身等,总之想再具足十八暇满修学佛法,并不容易。
  佛陀教我们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就是因为大多数众生不能在一世之内通过修行尽除烦恼,所以要往生净土,出轮回,得不退转,再接再厉修行,直至圆满佛果。在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授记的菩萨,都能于须臾间前往无量佛世界,恭敬供养诸佛,迅速积累福慧资粮;都能化身无数百俱胝,以慈悲善巧救度、引导无边无际为烦恼所迫的有情众生。
  认为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流转轮回救度众生,可以说是对菩提心的一种误读。佛陀教导我们发菩提心,是为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而发愿证得佛果。愿菩提心有三种:国王般的发心、船夫般的发心、牧童般的发心,这三种发心虽有差别,但都发愿圆满觉悟、证得佛果,没有哪一种发心是立志循业流转的。佛经有云:“若自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大乘佛子发愿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救度如母有情,这很好,但自己先要努力解脱烦恼,才能给众生切实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问:什么是善良?不做坏事是不是叫善良,善良是否就一定要做好事呢?
答:简单地说,善良就是没有伤害之心。

问:讲到自律,那我要不要去制止恶的发生呢?一味的自律不是纵容了恶吗?
答:佛教的自律是指为了不制造伤害而自觉地远离身口意的恶劣行为。对神智正常的人来说,言行主要受思想意识控制,所以远离意的恶业,身口业自然就会清净。意的恶业概括为贪、嗔、痴。时刻提醒自己对治贪、嗔、痴,可以有效制止自己身心上恶的发生。
  就外境的恶或者说他人的恶行而言,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在你看来是恶劣的行径,在别人眼里不一定就恶劣。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恶劣的言行,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可能就不恶劣。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群人中被认为是恶的,可能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时代、另一群人中就不是恶的了。如果全凭自己的情绪和成见,凡是自己看不顺眼的、与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的,就认为是恶,应该予以制止,这是不合理的。自律“律”的正是这种“一切以我为标准”的心态。
  其次,为了避免造成伤害而制止他人的恶行,与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一点儿也不矛盾。我们不是非要借助贪嗔痴才能去阻止别人造恶。比如我们小时候做坏事会被父母喝止,父母的喝斥是出于爱护而非出于嗔恨之心;法官不必对疑犯满怀仇恨、怒发冲冠,才能公正严明地判案。有些人脾气率直,路见不平便大吼一声出手相助,这种英雄好汉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化地得出结论,说意气用事、敢对人拳脚相加、恶语相向,才是有正义感的表现,而冷静克制一点的,就没良心、没骨气。
  自律主要关乎个人修养。越是在文明、法治的社会中,自律与惩恶扬善越不矛盾。

问:因果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相信,可真有来世吗?
答:如果相信因果不虚,就该相信有来世。当一期生命结束时,若就此断灭,没有来世,那么未了的因果怎么办?若说因果也随之断灭,岂不是有因无果,又怎能说因果不虚呢?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
答: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远近没有绝对,是因人而异的。超出了某些人接受和认知范围的事物,可能对另一些视野更广阔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并能从中得到启发、借鉴的。比如,只关注眼前的人,你跟他讲历史、讲未来,他会觉得那些与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没什么关系,考虑那些没多大意义;可是稍有远见的人就会懂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过去发生的事会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兴衰的规律,并预示事态变化的趋势;考虑未来,可使我们以更具持续性的方式去做事,而不至于急功近利,路越走越窄。
  所谓“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的意义,取决于众生各自的智慧和福报。对一只朝生暮死的昆虫来说,隔夜就是隔世,它很难明白昨日种种与今日种种之间的联系和延续;它不知道它那一天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与整个生物进化史都密切关联。但对人来说,明白这一点是很容易的,因为人的福报和视野比虫子大。如果虫子说:“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今天的太阳落山后就再不会升起来。”人类听了,一定会发笑。同样的,若智慧和福报超过一般人,就能知晓过去将来,知道因果在较长时空跨度里的演变过程。
  凡夫受因果律支配,却因为不能现量了知因果而常常疏忽、懈怠。菩萨出定时也在现象的缘起法中,由于菩萨以入定智慧之力在出定时能基本现量了知何因感何果,因而菩萨不昧因果,详细取舍因果,精进地行持六度万行。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

问: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
答:佛教的轮回讲的是六道轮回,众生跟随业力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之间生死流转,不是只在人道循环。其他道的众生在耗尽福报或偿尽业报之后,会堕落或上升到人道来;而人在一期生命结束后,也会随善恶果报或升天或堕入三恶道或继续投生人道。

问: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答:我不知道你所说的“违缘”具体指什么,所以很难笼统作答。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障难,应采取的态度和对策会不一样。不同的人,由于脾气秉性、根器、福报、因缘各异,在同样情况下,面对同样的问题,态度和对策也会不同。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这样。有的障难对某些人来说应该远离,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转为道用。
  一件事是修行的违缘还是助缘,我们若没有神通和足够的智慧,真的很难判断。比如罹患疾病、事业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会让一些人愤懑、消沉,对别人苛责,对世俗的欲求更执著,也会让一些人沉静、反思,对生活更旷达,并生起出离心追求解脱。像米拉日巴尊者,他若不是幼年失去父亲,他的财产若没有被掠夺,他若未饱受叔父、姑母的虐待,大概他后来不会走上苦修之路,而佛教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位伟大的修行者和成就者。在米拉日巴尊者的示现中,苦难的经历是修行有力的助缘。

问: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答:内心宁静、坚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生起真正的慈悲。弘扬佛法是为开导群迷,帮助众生减少无明烦恼,随着烦恼的减轻,众生内心会越来越宁静喜乐,所以无论是传播佛法的目的还是结果,都不是让众生心生迷乱。不知“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此话从何说起?

问:佛教徒吃素就是在护生,又何必那样强调放生,是不是太执著于形式了?
答:如理如法放生即是在行持六度:一、布施。解救生命,并在放生过程中按照仪轨念诵经咒及佛菩萨的名号,使被解救的动物相续中得以种下未来解脱的种子,这是无畏布施和法布施。二、戒杀。三、忍辱。克服放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障碍。四、精进。以欢喜踊跃的心态持续进行放生活动。五、了知放生的人、被放生的对象及放生过程都是本质为空、显现如梦如幻,这是禅定和智慧。在此六度之外,加上发心和回向,大乘佛教一切修持无出其外。
  事相固然不必执著,然而无相非从相外求。初学者很难不执著,既如此,那就执著善业,有道是“已到岸人休恋筏,未会渡者要须船”,善业即是我们的船。
  佛陀也说过:“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执著、无所挂碍地去修一切善行,即得圆满菩提。

问: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骗,不知该怎么办?
答:面对乞丐,不要急于表达厌恶或不信任。生活若真的优裕没人愿意低三下四出来乞讨。就算被骗被利用罢,至少不会给自他造成妨害。再说人生何处不受骗,又何必要跟一个笑脸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其实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施就是供养,不用担心会有第三种情况。

问:现在有些人利用人们的善心,拐卖儿童进行乞讨,从中获利。布施乞丐岂不是在纵容犯罪?
答:我们做事是好是坏主要看发心,否则能做的事情真不多。理论上说,大家都不吃不喝不消费,就不会有人制造假货伤天害理,但不能为了杜绝恶业自己就不吃穿用度买东西,也不能说是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导致纵容了造假犯罪。布施也是这样。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一切的不善,但内心清净就能减少伤害。

问: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啊!
答: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心咒又称为“心的保护者”,持咒或念诵佛号能够让我们的心不外散。通过长期、耐心的训练,我们会慢慢习惯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持诵的心咒或佛号上,即使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内心的专注和宁静也不易受到影响。
  念佛的时候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是因为此时你的心比平时安静,所以才会察觉到杂念纷飞。这是很好的开端,不用去管杂念,坚持念佛,借以时日会见到成效。
  另外,刚开始修行的人,很少能做到一心不乱。你需要保持觉察,在念头生起时,知道念头生起了;念头纷繁变化时,知道它在变化。不需刻意制止念头生起,也不要刻意挽留。如此保持觉察,自然而然地,就不会那么容易跟随念头乱跑了。久之,心会慢慢安静下来,安住的时间也能越来越长。
  初学者往往以为凡事都有窍门,总想找个机巧的法子,其实最大的机巧就是坚持,串习。一件事,做十遍不成功,就做一百遍;一百遍不成功,就做一千遍。反复坚持做下去,熟能生巧。

问:您好师父,我想请教一下藏传佛教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我该怎么修?盼复!
答: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虽然传播的途径不同,但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藏传佛教包括显密两部分,密宗可以说是藏传佛教显著的特点。显密在根器、证悟的方法和所需时间等方面有差异。密宗认为诸法当下即是清净的。
  对三宝生起信心,想要修行,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是你往昔积累的福报因缘成熟的显现。首先你需要皈依佛门,皈依后开始闻思佛法,并做功课,可以念诵《金刚经》、《心经》、《地藏经》这些经文或者持诵佛菩萨的圣号。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做功课》,在菩提洲网站和《次第花开》这本书里都有。如果有条件,你最好选择一位具德上师,在上师的指导下进行闻思修。

问:因为因缘时时变化,时时消失,所以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因为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因此每一个当下都是一个缘起,我们或许正可以运用这种缘起,加入一些好的条件,将我们的生命带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这便是修行?
答:可以这么说,修行就是断恶行善,纠正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身口意行为,积累智慧和福报资粮,走向解脱,并最终成就佛果。生命有四种,由黑暗走向黑暗、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光明走向黑暗、由光明走向光明。我们获得了这个暇满人身,如果懂得善加利用,就能由光明走向光明。

问:众生平等 。可为什么有人不费劲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有些人却一直活在痛苦之中?
答:众生平等是说众生都有佛性,有同样的潜力实现圆满觉悟,而每个众生当前的状态是自身种种因缘的显现,因缘不同,自然显现不同。有人不费劲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有些人一直活在痛苦之中,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福报不同。然而,你所说的“一直”实际上也只是暂时的显现而已。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天人有福报用尽堕入恶趣的时候,地狱里的众生也有果报受尽转生到善道的时候,众生就是这样随着自己的业力在六道轮回中不断地起落,所以我们才要修行,彻底出离轮回。

问:上师您好,为什么信仰佛教的许多人拿很多钱去放生,而很少看到他们拿钱去帮助那些现世的人呢?真的希望大师能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帮助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还有患病的孩子。我想现世人的疾苦也应是信佛之人所关注的吧?
答:帮助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佛菩萨救护众生的方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到:“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
  佛教徒心怀一切众生的疾苦,对六道众生具有平等的慈悲心。假使你有这样的印象,认为佛教徒只放生动物,不帮助人,可能是由于你对佛教徒的了解还不够多。其实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佛教徒在以个人的身份、以个人的名义或团体的名义在积极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建立孤儿学校、养老院、扶贫医院,从事各种公益活动。在灾难到来时,也总有大量佛教徒在前线与后方无私无畏地救援,慷慨地捐赠。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往往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少曝光,更不会刻意去宣扬自己佛教徒的身份。而且,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很多佛教徒还在精神上给需要的人以帮助,让孤独的感到被关心,让空虚的感到充实,让绝望的重新生起希望,让迷茫的逐渐找到生活的方向。

问:上师,最近通过微博知道我学佛的好友越来越多了,很多都劝我回头是岸,好多的违缘啊!虽然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解释佛祖的智慧,我因此写了文章,可是写了之后更多违缘了,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和他们保持这难得的友谊又可以继续我的修心之路。
答:不要动摇自己修行的决心,也不要扰乱他人的心。继续你自己的闻思修行,让周围的人通过你的身心变化逐渐对佛法生起信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朋友们讲讲佛法的道理。凡事都有因缘,度化众生也需要观察众生的根基和因缘。作为初学者,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静下来精进修行。

问: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家事,每天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很想修,总苦于时间不够用。师父啊,我该如何是好?
答:在家人要工作、要照顾家庭,的确没有太多的修行时间,所以更应该珍惜,每天再忙,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修行,尽量争取多的时间修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修习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比如在工作中和同事发生冲突,你可以修忍辱、修慈悲心;如果你的孩子把家里搞得一团糟,你可以修空性,告诉自己眼前的一切都如梦如幻;照顾父母,引导父母学佛,这是报答父母恩德,也能为自己积累福报资粮;戒杀茹素,护生放生,这些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却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问:一直没办法对那些给我带来伤害的人释怀,她们把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我一直想知道如何才能放下,才能原谅。若是再说到悲悯之心,就更加不知道如何做了。
答:对那些伤害你的人,尽量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烦恼,原谅他们对你的伤害,实在不能马上做到,不用着急,慈悲心的训练可以一步步来。先对亲近、喜爱的人修慈悲心,然后将这种慈悲延展到一般人,最后到伤害过自己的人。当你生起菩提心,当你的菩提心日日增上,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无法释怀的心结已经烟消云散。
修行不易,难就难在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问:上师,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不关心甚至厌恶,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答:我们不可能除尽大地上的荆棘瓦砾,但是当我们给自己的双足穿上一双舒适的好鞋子,我们的脚下便变得柔软。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系缚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上,恐怕你永远也得不到安宁。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问:有的师兄建议我不要与外道有接触,要避而远之,是为了善护法身慧命,不可以结缘,以免将来这个果成熟了堕入外道,说要成佛以后,任运救度有情。如果佛教徒只想自己得一点法,躲避着外道(若家里父母亲朋是外道躲不过吧),不接触,不去感化影响,不把佛陀最殊胜的教授弘扬,要到成佛后才去救度有情,那佛教的未来不容乐观啊。请师父慈悲开示,对外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应该如何做?
答:在家修行的人不可避免要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我们有着同样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想避免矛盾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从基本人性出发去与人交往、沟通。在宗教、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等不同的背后,大家都是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关怀,都希求快乐,不想遭受痛苦。先认识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内心的容量,对众生慢慢地由衷地生起亲切感,愿意去感受他们的快乐、悲伤、孤独,愿意去谅解、去帮助。这在我看来是佛教徒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应首先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再谈如何与外道相处。没有内心的开放和悲悯,我们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也很难切实地利益有情。
  一个人不论他的宗教信仰为何,在大乘佛教徒看来,他都具有佛性,有着与诸佛菩萨一样清净无染的本性。我们应该平等恭敬,不轻慢排斥众生。
  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在闻思修上互相帮助,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如果不得不跟信仰与己不同的人交往,我们仍然可以做到在尊重其信仰、关怀其需求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修行。恭敬不等于随学,对人有礼貌不一定就要拜其为师。
  至于弘扬佛法的问题,这要看因缘。智慧不够的话,是很难判断因缘的,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智慧。如何提高呢?闻思修。初学者安静下来,好好闻思修行,就是在弘扬佛法。好的修行人,他的寂静调柔,可以感动人心,令人对佛法生起信心。

问:不起疑,我认为不足信。疑了,然后求证,体证了,然后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讲,不起信,不能得证。疑和信的关系,请赐教。
答:关于疑与信的关系,以自然科学为例来说,现代人应该都相信科学,从小就接受科学教育,但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你心里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很多疑问。有疑问不说明你认为科学不可信,信科学也不代表你对科学所有门类的知识完全通达,没有丝毫不理解之处,或者你对自然界种种现象不再有疑惑。提出疑问并努力寻找到答案,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这一求索的过程会增强你对科学的信仰,而对科学的信仰也会激励你不断去提问、求证和发现。在这里,疑与信不但不构成矛盾,反而是互为促进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相信科学,如果你根本就排斥科学,认为科学是骗人的把戏,你就不会去学科学,更不会为了获得知识而提出疑问,你可能只会出于成见提出质疑批评,不为澄清问题,只为证明自己的封闭和排斥是对的。
  对佛法的信和疑,与此类似。信,首先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愿意放下成见,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有新的见识和理解。佛教说,唯信能入。其实不仅信佛如此,学什么都是这样。不揭开杯盖或者杯子是满的,都装不进水去。抱着开放和接受的心态,才能学到东西。
  你相信佛陀的教法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并不等于你立即就能理解并见到这个真相,你需要通过反复的闻思、提问、辨析、验证去启发自性智慧,使之流露显发出来。

  自去年年底以来,网友和佛子们通过微博和菩提洲网站信箱提出有关佛法的不少问题,我在这里对其中部分问题作出了简单回答。
  文中错漏在所难免,我至诚向诸佛菩萨忏悔罪过!
  也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指正。
  以此微薄功德回向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希阿荣博 完成于藏历铁兔年十二月十五殊胜的阿弥陀佛节日(公元2012年2月7日)


{返回 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寂静之道 附录 二 给聪达喇嘛的一封信
 寂静之道 附录 三 问与答
 寂静之道 附录 生命这出戏
 寂静之道 附录 二 给聪达喇嘛的一封信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出离
 寂静之道 第一部 四法印 精神之道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上师瑜伽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积资净障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大圆满
 寂静之道 附录 一 新年寄语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闻思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信仰不同,也能幸福[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he Path to Arahantship[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68.问曰:如佛结戒,比丘三衣不应少,是诸比丘何以破尸罗波罗蜜,作檀波罗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正慈方丈在慈湖禅院念佛开示录[栏目:正慈法师]
 455.朝宗通忍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空洞模仿禅宗吊诡且危险[栏目:学愚教授]
 莲师金刚七句 第七节课[栏目:莲师金刚七句]
 这样供佛、念佛、回向如法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