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做才能做到“以无所住行于布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8

问:我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电影系的学生。基督教和佛教都提倡善法,基督教教徒做事不求回报,在它的教义中,也没有说有什么回报,因为信上帝就会得到永生。但在佛教中,有一个名相叫“功德”,佛教书上说:“无功便是德”。社会上似乎有一种贪求功德而大量放生、印经书的倾向。请您开示,怎做才能做到“以无所住行于布施”?谢谢。

上师答:宗教与宗教之间,应怀有互相包容之心。我在香港发言时说: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圆融无碍,应该开一个圆桌会议;对人类影响巨大的基督教、天主教等各大宗教,也应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宗教徒与非宗教徒之间,也应和睦共处,共商大计。

全球已形成一个地球村,如果在宗教人士心中,连一个村的概念都没有,则大乘菩萨的行为,就很难提升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在任何一个知识和领域中,都要有豁达、开放、自由、平等的意识。

个别人耽着自利而放生、供养、行慈善之举。也许,他不求人天福报,但通过积累资粮,他可以获得解脱。这是小乘之心。而大乘佛教,不寻求一点一滴自己的利益,只要对众生有利益,即使自己受到损害、陷于危难,都在所不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也会在诸佛菩萨前供养、放生等。可见,功德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如果能无相布施,则已到达一地菩萨的境界。此时,可以实现《入中论》所说的:能布施、所布施、布施的事物,都通达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

各位不要因为某个概念、某种偏见,就一口咬定基督教或藏传佛教不合理。有史以来,有些宗教对人类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则一定有它甚深、特殊的魅力。很多人未经考察,一口否定一个宗教,这是愚痴之举。对任何一个宗教或流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要审慎地思维,尽其可能地向它们学习。

——“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问答集锦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转世时,是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比如,一头牛是转世成一只青蛙?还是几只青蛙?
下一篇:贩卖佛像有多大的罪业?
 圣者通过自他交换代众生受苦,那众生还有没有痛苦?
 个别学员在集体学习时爱说神通,以显示自己的境界不同一般,这种学员应该怎..
 假如有人对一些事情很抱怨,想法也很执著,怎么样才能让他放下呢?..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保持精进?
 我想问梵高的艺术境界已达到了一种极致,那他能不能感悟一些佛理呢?..
 如果地球毁灭了,轮回在哪里寄托呢?
 出家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信徒往往只知供养礼拜,对佛教的信仰含有很多迷信的成分...我想知道的是..
 听说有人出家后,十多年都不受沙弥戒,或一辈子都不受比丘戒,那我们作为出..
 很多人都说,自己有灵魂出窍的体验,以此来证实轮回是存在的。灵魂出窍真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灌顶窍诀何处得[栏目:达真堪布]
 原子时代的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五十五讲 前行备忘录-观修十圆满-普贤上师言教-暂生缘八无暇[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清远法师)[栏目:佛教与环保]
 一三 嫁妇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一 椅子品]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一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壹零柒 应无所住,而生何心[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孤掌之声(星群)[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殊化身的戒阇黎[栏目:菩萨应化篇]
 法师与小食客[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