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是这样理解的:禅是一种境界,禅修就是达到这种境界必需的过程。我的理解对吗?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5

问:我是这样理解的:禅是一种境界,禅修就是达到这种境界必需的过程。我的理解对吗?
 
答:对,禅确实是一种心的境界,禅的境界有高有低,有世间的四禅八定,也有出世间的境界。禅修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禅的境界。
 
对于禅,现在的学者有各种描述,有些人甚至将禅运用于茶文化、炒股票上。当然这都是可以的,佛法本来就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归根到底,禅还是一种需要自己去品尝的境界。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问答『2012年7月14日下午』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才能做到“参禅不在腿,念佛不在嘴”?
下一篇:我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请问:您是用大脑还是用心说话?如何才能做到脑、心、口统一,从而侃侃而谈呢?
 佛教讲用利他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明显强调行为的动机,这样是否对行为的后..
 我本来是准备读研、读博的,可是连着升到副科级干部,就身不由己了。我应该..
 凡事都能看破、放下,那其他国家拿飞机大炮掠夺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对其听之..
 有没有所有众生都成佛的那一天?如果有,世界是不是永恒不坏?六道再无众生..
 如何才能做到从心底谅解一切众生呢?
 佛教最重视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但对初学者而言,要生起稳固不退的信心又很难..
 “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请问,此偈对我们生活有什么..
 一位修大乘佛法的上师,他怀有慈悲心,并且发起菩提心,请问他心中是否有情..
 儒家讲的“仁”和菩提心,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又在哪儿?有没有一个境..
 那念经、念咒回向给受灾的人,真的能化解灾难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理解神秀大师和六祖的偈子?[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真谛略传及其译经成就(肖太国)[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二、自他一体惜因缘[栏目:学诚法师]
 中论讲记 卷二 观燃可燃品 第十[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四划之二[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我允许 一切如其所是[栏目:莲心慧语]
 十牛图简介[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学菩萨行[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相应65经 结缚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有人称大师您是「没有学过建筑」的建筑师,像佛光山大雄宝殿,还有一次可容纳四千人吃饭的云居楼大斋堂,内..[栏目:问星云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