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观待自己的内心而踏实修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2

应观待自己的内心而踏实修法

  我们平时都在讲解,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调伏内心的烦恼。但是现前我们毕竟还是初行者,由于见解还不够的原因,因此当下就能完全对治烦恼,证到如同经书中讲解般的功德是不现实的。但是只要我们如理如法地去修行,相信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烦恼就会逐渐减少,性格也会有所改善。

  有很多信众对我说,从初次进入佛门直至今天,虽然他没有修很多的法,但是他的性格不知不觉当中有所改善。这就充分地告诫我们,他的功德正在逐渐在增上,因为性格的改善正是调伏内心的一种表现。由于往昔我们贪嗔痴烦恼沉重的原因,因此性格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修行就是在对治内心的缘故,因此当贪嗔痴烦恼逐渐减少的时候,我们的性格就会越来越调柔。

  所以,我也时时告诫弟子,我们先不要说自己往昔做过多少件善事,无论是身做礼拜还是口中念诵不同的咒语,或者禅修打坐,如果所行的一切善法对调伏自己的内心没有起到一丝毫之作用,那么我们往昔所做的一切都只能称之为无功德。因为真正的功德离开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是无法安立的。

  例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本就具有圆满的功德,但是与我们自己的身口意有什么关系吗?释迦牟尼佛已经成就,我们不还是在漂泊六道吗?与我们身口意三门无关的很多三恶趣众生正在遭受极大的痛苦,而我们却还在享受人间的一切福报,它们的痛苦对我们也没有对我们造成什么损失,是吗?因此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做过多少善法,而是要时时要观待自己的内心,观待自己内心的改变有多少。

  对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者而言,由于无始以来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虚荣心总是比较强,因此有时候只喜欢站在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当中宣说历代传承祖师有多大的功德,自己也已经做了多少件善事,因此自己应该也具有很大的功德。请问你的功德体现在身口意的哪一处呢?历代传承祖师与已经成就了,但是我们还在轮回当中漂泊,那么我们口中宣说这些虚无缥缈的功德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修法要实在一些,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而做调伏,只有如理如法地去行持,才会有解脱的一天。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临终时的放松坦然取决于平时的修法
下一篇:不要忘失调伏内心的正念
 闭关静修时应护持身口意三门
 修行者应具有坚毅的品格
 何谓传承?
 戒律要点
 为什么说正行无所缘很重要
 超越轮回最殊胜的力量
 为什么说不能轻视因果
 修学佛法首先要了解佛法
 必修的日常功课
 祈请加持不是与诸佛菩萨做买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婆希求道记[栏目:张慈田文集]
 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目次 一、自叙[栏目:唯识三字经释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七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生命圆觉[栏目:曹越]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七 身体力行才是真愿力[栏目:妙祥法师]
 妥善运用“现在”[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请问《智慧品》中唯识宗所认为的“识”,指的是阿赖耶识吗?[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中阴救度法》中讲:“在死位中有阶段死光明显现时...[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欢喜与忧悲[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