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25-30 总论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9

正分25-30 总论

  正分10—17讲完结合他人而发的“愿菩提心”及“不舍愿菩提心”后,接下来,正分18—24则要求我们在此“愿菩提心”的良好心态之上,更要结合自我而修“远五毒”。这样,通过“正心”、“修身”,才能真正地“知母念恩”,才能发自内心地“自他相换”;否则,便有空话套话、不切实际之嫌。因此,“远五毒”也可以看作是在“发愿菩提心”方面的自我完善。

  正如《入菩萨行论》中所教诲的那样,“愿心于生死,虽能生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生福德”。因此,正分25—30就进一步地劝诫我们,应该将“愿菩提心”的美好理想付诸实践,发起“行菩提心”,而修菩萨六度万行。

  至于应修六度的理由,本文作者用得都是画龙点睛之语,仅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至于应修六度的详细原因,以及六度之中各自详细的分类、六度之间的关系,则须详阅《入菩萨行论》、《大乘集菩萨学论》,或阅汉藏教法中的相关部分。

  此六颂的第三、四句间,都横担着一个“……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胜慧)”,所以极难翻译。因此,此六偈的第三、四句在译为汉文偈颂后,都改变了藏文原文的语言结构,恐略碍原义表达;但在长行中,都谨遵藏文原义翻出,并以虚线醒目标示,以便参照其义。


  求觉尚须舍自身,

  更况一切身外物,

  是故当勤行布施,

  而不望报佛子行。

  假如为了求得菩提觉悟

  (在必要的时候)

  (甚至)连身体也都须割舍的话,

  那么,至于外在的(那些粗浮)物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因此,(我们应该)去做

  不希望(别人)回报

  以及(来生)果报的布施,

  (有关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25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1)
下一篇:正分24 远五毒(5)
 正分14 不舍愿菩提心(3)
 正分34 佛子当力戒者(4)
 序分A 归敬颂 赞礼上师及本尊
 正分23 远五毒(5)
 正分2 道前基础(2)
 正分3 道前基础(3)
 正分33 佛子当力戒者(3)
 正分27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3)
 正分1 道前基础(1)
 简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的方向[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什么叫一门深入?怎样修持是一门深入?[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表[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佛法讲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十条路,临终以后会到哪里去?[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一心正念[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七祖 婆须密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丰干[栏目:僧诗句集]
 平时生活,我时刻关注心里念头的生起与了灭,观到心里放出七彩光明,请问是否正确?[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28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慧灯之光十 因果学说与现代文明社会[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