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29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5)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2

正分29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5)

  ※【导读】

  勤于修福还须勤于修慧,所以,精进是指既要精进于上文的施、戒、忍等福德资粮,也要精进于下文的定、慧等智慧资粮。

  禅定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既可包括“四禅八定”等世间定,也可包括圣者们所证得的灭尽烦恼的“灭尽定”。

  由于世间的“四禅八定”不具备佛法里所定义的般若胜观,所以,也就不能彻底地铲除烦恼之根。因此,作者也就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知已当越四无色而修禅定”了。

  “真正超越‘四无色定’的禅定”,指的其实就是灭尽烦恼的“灭尽定”。

  属于般若范围的胜观修习,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禅定基础。

  若无禅定作为依托,那么,就算我们理解了所有般若部的经典,读懂了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恐怕也都难以生起真正的胜观,这就犹如风中之灯照物不明的道理一样。

  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解释,禅定必须达到“寂止”[奢摩他]的境界,才能作为“胜观”的基础;而所谓的“寂止”,则是指“初禅未到地定”[即将证得初禅的状态]以上的禅定状态,可见并非易事。

  尚未集中到寂止境界的散乱心态,其实就像分散的火焰一样,无力融化我执而生起胜观。

  不具寂止的胜观,绝不能现见无我实义;这样的胜观,不过是“胜观的游戏”罢了,当然,你也可以索性称它为“胜观的幻想”。

  “胜观”的译法,汉文中笔者未曾考证最早译自谁手;而按藏文的译法来看,其义则是“殊胜地见到”,依此,则译为“胜见”较为合适。

  “观”是过程,而“见”则是结果。但若全面地考量其义涵,“胜观”的译法似乎又更加贴切。实际情况当然应该是“由‘观’而‘见’”,因为若已见到,那也就不必再修“胜见”了。

  若要详细辨别汉藏译法的微妙差异,似乎非要详细研究梵文原义不可。

  玄奘法师有的地方意译为“胜观”,有的地方则音译为“毗钵舍那”;至于其他译师,既有译为“毗婆舍那”,也有译为“毗婆尸”的,当然都是不同的音译罢了。

  本颂第一句藏文原文用的是“以具寂止之胜观”,强调的重点是在“胜观”上,属于般若的范畴;但由于本颂阐述的是“禅定波罗蜜多”,因而,其重点似乎应在属于禅定范畴的“寂止”方面。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藏文原文是否写成“以具胜观之寂止”更合适些呢?大家不妨依据教理仔细分析一下。

  禅定也必须以般若作为眼目,唯有配合“三轮体空”的“清净慧”,才叫“禅定波罗蜜多”;否则,便只是单纯的“禅定”,而并不能真正地到达圆满觉悟的彼岸。

  大家当然不难看出,本颂中所谓的“以具寂止之胜观”,其实指的就是具备“三轮清净慧”的禅定。

  就大乘佛教而言,禅定波罗蜜多也应该具备“三胜妙”:前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

  ※【释异】

  本颂第一句“以具寂止之胜观”,有的译作“甚深禅定生慧观”。但由于本句的藏文原义是:透过具备寂止的胜观,能够彻底地摧灭(所有的)烦恼。所以,“甚深禅定生慧观”的译法,似乎并未传达藏文原有的讯息。

  其一,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要知道,“寂止”与“胜观”都有其特定的界限与内涵,并已成为固定的汉传佛教术语,因而,这两个词似已不是“甚深禅定”与“慧观”所能替代的了。

  其二,就佛教义理而言,“甚深禅定生慧观”的译法,似乎也颇多争议之处。

  慧观的生起之因,靠得是佛法所特有的“无常、无我”的观慧;一定程度的禅定,只是其生起的助缘罢了,这是各宗各派的佛法教理所共同认可的。

  基于这种缘故,“甚深禅定生慧观”的说法,当然就很难成立了。须知,若无佛法所特有的观慧,就算其禅定深入到住定八万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定”,也绝不能自然地生起慧观而“摧灭诸烦恼”。

  由于上述原因,本颂第一句依据藏文原义,重译为“以具寂止之胜观”。

  其他个别字词的重译,无关大局,故不再一一赘述其因。


  无慧善导前五度,

  圆满菩提不能成;

  故应具巧离三轮,

  而修胜慧佛子行。

  若无般若胜慧(而仅)以(前)五度,

  是不能获得圆满菩提的。

  因此,

  去修具备善巧方便

  且不妄思“三轮”{7}的(清净)胜慧,

  (有关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30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6)
下一篇:正分28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4)
 正分36 总括前文 观心利生
 正分16 不舍愿菩提心(5)
 正分21 远五毒(4)
 结分A-D 总论
 正分26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2)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目录
 正分34 佛子当力戒者(4)
 正分6 道前基础(6)
 正分25-30 总论
 正分25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见性成佛 第二十九天[栏目:如本法师]
 藉场学道‧着场悖道--现代中国僧青年最急需的解与诫![栏目:仁俊法师]
 浅说金刚般若法门[栏目:觉明法师]
 佛教与茶的因缘(刘容儿)[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快乐之因[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栏目:宽见法师]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衣祴(花笼))[栏目:佛教的法器]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一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窗外的唱歌声[栏目:戒法法师]
 佛教之中国民族英雄史[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