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1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无论行、住、坐、卧,你都可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学习。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学习,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色、声、香、味、触、法,智者会思维这一切。在真实的修行中,我们将做到不使内心再为任何挂念而苦恼。

  当喜欢和厌恶的感觉生起时,若我们仍无法觉知,心里就会有焦虑。若知道它们的实相而省察:"哦!喜欢的感觉是空的,它只是种生灭无常的感觉;厌恶的感觉也同样生灭不已。为何要执著它们呢?"若认为欢乐与痛苦都属于我们,就免不了烦恼。问题就如此辗转相生而永无止境,大多数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但现在老师们在教导法时很少谈到心,也不谈实相,若我们说实相,他们甚至会生气地说,他不知道适合的时间与地点,也不知如何婉转地表达。但人们应该聆听实相,真正的老师不会只谈记忆,而应该说实相。社会上的人通常都根据记忆在说话,也常以自吹自擂的方式说话。真正的比丘不会如此,他说实相--事物的本来面目。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下一篇: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命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
 阿姜查开示一景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不了解戒律,修行不会有结果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阿姜查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依赖[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语冷心慈[栏目:拈花说禅]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八[栏目:达照法师]
 谈心说识 第八章 计较与执著——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栏目:依昱法师]
 略说五戒 二[栏目:如瑞法师]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兼论中国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法门不是道[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