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执取”比鬼针草还黏人!
 
{返回 和佛陀赏花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9
“执取”比鬼针草还黏人!

  走在山径或乡间小路,最讨厌的就是鬼针草了。在你不经意走过时,总粘满裤管与衣袖。它来无影,去无踪,让人恨得牙痒痒!

  一次,到溪谷的小木屋看莲花,一路上我察觉自己已被鬼针草盯上,走走停停地与它奋战了好几回合。

  到了小木屋前,举目望去,满池莲叶已残,只剩一朵残荷犹自在晚风中战栗,直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那一片片如向上之手的翠绿莲掌,一朵朵莲掌遮面下的嫩红荷颜,花香、蜂鸣、蝶影,都已是“仲夏夜之梦”了。

  人在无边秋景里,只觉秋意上心头……蓦然,脚下一阵刺痛,我弯下腰抓出了几根“鬼针”,心里有些生恼。

  鬼针草的“阴魂不散”,岂不像人的执取般强烈?一黏着就很难放下。执取是如何产生的呢?佛陀以“十二因缘”,解释众生生死流转的现象与原因:“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从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可知,“取”是以爱为缘而产生的,因为六根接触到六境,产生种种感受,从感受又生起执爱,因执爱而想抓取,生命便因而存在、延续。这和鬼针草将种子黏附在动物身上,以传播到更远,繁衍新的生命,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我开始猜想,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生命流转的真相时,周围的土地上是否就长着鬼针草?在鬼针草身上,因“取”而“有”的流转过程如实展现无遗。

  如何断除“后有”,不再轮回呢?从灭除“执取”着手,是我们可以努力的。“爱灭故取灭”,在六根触境的当下,观照自己的感受,看清自己对某个对象的渴爱,其实是来自于一种深不可拔的执着,所以才会不择手段或不顾一切地抓取,而这渴爱往往是一种自私的爱。

  观照之后,逐渐放下患得患失的心,不再让冲动的执取,伤害自己与他人,造成悔不当初的结果。

  行经满布鬼针草的山路上,恼人的鬼针草还是向我说法了,即使被它黏满衣襟,也应心存感恩啊!我低头取下最后一根刺,将它丢向草丛里,心里这么想着。

  心灵小花圃

  鬼针草:顶端长着具有倒钩刺的黑褐色蒴果(鬼针),这小小的果实总能附着到人或动物的身上,随其所到之处继续繁衍。

  执取:“由内心执取自我,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出家者又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与毫无意义的戒禁。”《佛法概论》(印顺导师)

  如实观照因“爱”而生的“取”:在六根触境的当下,观照自己的感受,看清自己对某个对象的渴爱,是出自于一种深不可拔的执着。


{返回 和佛陀赏花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美丽而有毒的是曼陀罗,也是欲望
下一篇:我的“我见”在树兰身上一览无遗
 明了众生的根机,像知道茉莉花的特性般重要
 学佛所需的长远心,比种常春藤还长远
 从观照一朵山芙蓉开始
 “执取”比鬼针草还黏人!
 美丽的扶桑篱笆来自于作意编织,修行也需作意
 美丽而有毒的是曼陀罗,也是欲望
 人能“无我”,如空气菠萝远离大地吗?
 无谓的坚持,像易散的芒花般脆弱不堪
 和佛陀赏花去 自序:做个自在赏花人
 和佛陀赏花去 序:花开花谢,总是修行好时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心离相论[栏目:龙树菩萨]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佛说盂兰盆释经》浅释(上)[栏目:传喜法师]
 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温州国安寺念佛堂[栏目:传喜法师]
 相应12经 无边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大方等如来藏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Part Two 6. The Story of Padmaka[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做生命的主人[栏目:修行笔记]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九(王子成)[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佛法与企业实战管理[栏目:佛教与管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