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普贤行愿品》的启示(成峰)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8

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普贤行愿品》的启示

成峰

  《普贤行愿品》简介
  《普贤行愿品》,它的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由唐代般若法师翻译。本经的文字分长行、偈诵两部分。
  在本品开始,普贤菩萨告诉诸位菩萨与善财童子,想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那么,十大行愿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呢?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比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的殊胜功德。
  本品以十大行愿为核心,以证入华严法界为宗旨,以利益有情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
  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汉传佛教寺院的常课。十大行愿其实介绍的就是菩提心的具体内容。的确,在中国佛教界,长期以来,对于菩提心教法缺乏重视,造成很多弊端。重新认识发菩提心在修学佛法上的重要性,以及发心与自利利他的关系等,对于纠正以往的不足的确有着重要的作用。
  凡夫心是我们目前的特征
  我们必须知道,虚妄的凡夫心成就了凡夫的品质。毫不夸张的说,凡夫心是我们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的原动力,是造就我们无始以来流转六趣的根本因。
  观察一下我们的起心动念,经常生起的是什么念头?是在想财色名食睡,还是饶益有情?是为自己算计的次数多,还是替别人考虑的时候多?考量绝大部分人,答案是相同的,第一种想法占据了主导。
  因此,形式上看起来我们好象是在学佛,外表也很精进,然而,我们在心行上却没得到改善,在人格上也未获得升华。我们在心念中总是不断地为自己盘算着,乃至考虑与自己有关的利益。这样长期反复地熏习,生命简单到仅仅只是相同的重复,相同的轮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早已习惯如此生活的我们,安乐在以自我为中心,以牢固的我执、法执为中心的怪圈里。每天用触对的六尘境界滋润自己的无明与贪爱,一刻也不曾中断停止。因此,当巨大的反作用力到来之时,即使我们有一百八十个不甘心、不愿意,那也只能是徒劳与惘然。这怨不了别人,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别人无法替代你去受报。
  学佛人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起了愿菩提心。刚一开始,在弘法、工作、学习等过程中,或许还能勤加守护、不令丧失。可是,一旦遇到境缘的诱惑,如果不用戒律的铠甲做防护,而自身的定力与智慧又不够,再加上没有善知识的摄受与同参道友的提醒,往昔的串习又会现前,常常会忘记当初发下的誓言乃至退失菩提心。这也是为何修道人多如牛毛,可是成就人却少之又少的原因。
  古德云:“不退初心,成佛有余。”又有:“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路边;学佛三年,拿佛卖钱。”原本得人身、遇佛法、修佛道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佛经中因而有“盲龟遇木”之喻。那么,我们何不珍惜暇满人生,把握一期生命,充分利用此生提升个体的生命品质,完善自我的道德缺陷,饶益一切有情,利乐广大众生。这样,才不至于白入佛门一场,也不会辜负善知识的辛勤教诲。
  相反地,如果正确的发心过程中却误入了凡夫心,不能不说是一椿令人扼腕痛惜的事情。不仅对不起成就我们的众生——父母亲朋、师长同学,也辜负了自己的本觉灵性。
  菩提所缘缘苦众生
  从利他中完成自利
  菩萨道修行,从初发心修行直到成佛,就好比树的生根,长出树干,发出枝叶,开花结果。经典上经常以树根与果实来比喻菩萨修行过程中自己和众生,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普贤行愿品》上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能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树必须先有根,否则即不能生长。而菩萨修行由初发心到成佛,亦必须有根。大乘佛法的根是什么呢?以大悲心为因的大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的根本。修大乘行必须先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亦即是大悲心,若是缺乏了大悲心,则任何行为都是有漏之因、人天小果,与成佛远离。什么时候有菩提心、大悲心,即是菩萨;而大悲心一旦退失,即非菩萨。
  平常我们总以为根先长好了,树才开始生长。但是事实上,根与树的发展是均衡的。根扎得愈深,树也就长得愈高;树长得愈大,也就表示根长得愈广;根与树的生长是同时的。所以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也应同时的进行,并非是先把心发好然后再去行。所以菩萨道行得越大,菩提心也就越坚固。
  大乘佛法最关键之处在于,无论谈到空与智慧或者是慈悲,从不会把自己和众生分离起来。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两者完全相同;所以,大乘佛法讲到慈悲与智慧,更注重与众生的平等而无二无别,这也正是大、小乘法的具体差异。
  所以修学大乘佛法,首先必须了解的一点,就是我们想要解脱,个人的修持固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只顾自己。我们自己想要了生死得到解脱自在,众生亦复如是;如果看见一切众生在受苦,而自己的内心却解脱自在,这不是菩萨的行为。
  所以不可以弃舍众生,与众生同呼吸、共命运,自他不离,自他一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与慈悲,也才是真正的菩萨道、菩萨行。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化身心,转染成净——《佛说阿弥陀经》的启示(成峰)
下一篇:以智慧拔除世间的苦难 ——《普门品》一滴(成峰)
 初机先导
 “平常心”是指什么(黄胜常)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吴甘霖)
 生命的意义(慧广法师)
 走在学佛的路上(常耘)
 宗喀巴大师“七因果”次第(邹相)
 信仰佛教的好处(林世敏)
 谈感应与神通(黄国达)
 李商隐的佛缘(徐来生)
 常念别人的好(李满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2-47经 舍断结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老沙弥的故事[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您如何看待台湾的佛教界?有些人说台湾佛教就像泡沫经济一样,只有一些表面形式...[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漫说《长阿含》(卷二)~C 六不退法[栏目:界定法师]
 法定寺中的弥勒圣像[栏目:圣像灵异篇]
 人间净土 自序[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内观禅修法 名色与感受[栏目:护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08-026宽容的智慧[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菩提心与空性见[栏目:其它善知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