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7

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心律法师
 
  “孝道”的产生,源于子女“知父母恩”“感父母恩”“报父母恩”。
  可叹的是,当今社会,孝道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变味了:
  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唱出了无数父母的心声。也许,很多子女不是不孝顺父母,而是因为工作的压力,高节奏的生活使得子女不能像古人一样“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同样的生活节奏下,我们又是怎么对自己的孩子的呢?
  很多家庭里,孩子是家中的绝对中心,父母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从孩子还在母亲腹内,就开始了胎儿的早教;之后孩子的出生、成长,一步步路与其说是孩子在走,倒不如说是父母付出的更多。有的人,更是对自已的孩子百般珍爱照顾,恨不得为孩子摘星揽月,子女稍微有些不舒服,就寸步不离守护床前,不知疲倦。
  更有甚者,有的子女,只知道爱自己的孩子,却对自己的父母置若罔闻。平时少去看望父母,父母生病了也不管,甚至连对父母基本的赡养义务也不尽,不惜与父母对簿公堂。故有人感慨: 现代人已逐渐淡忘了父母恩情,报恩的思想如江河日下,伦理观念愈来愈薄,懂得报父母恩的人太少了!
 
  谚语有云“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一般凡人,常因缺乏洞察事物的智慧。身受父母恩,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图报。等到身为人父母,含辛茹苦,心力交瘁,乃知父母之难为难当,才有方知父母恩德浩瀚之感叹。只是不知到这个时候,是否意识到应该赶紧给自己的孩子补上这一课,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孝顺的道理。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进庙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口善心不善 枉把弥陀念
 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生命中的贪欲苦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替母亲打扫心房
 幸福是什么?
 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挫折是前行的最大动力
 困境中需要坚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