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5

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心律法师
 
  “孝道”的产生,源于子女“知父母恩”“感父母恩”“报父母恩”。
  可叹的是,当今社会,孝道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变味了:
  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唱出了无数父母的心声。也许,很多子女不是不孝顺父母,而是因为工作的压力,高节奏的生活使得子女不能像古人一样“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同样的生活节奏下,我们又是怎么对自己的孩子的呢?
  很多家庭里,孩子是家中的绝对中心,父母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从孩子还在母亲腹内,就开始了胎儿的早教;之后孩子的出生、成长,一步步路与其说是孩子在走,倒不如说是父母付出的更多。有的人,更是对自已的孩子百般珍爱照顾,恨不得为孩子摘星揽月,子女稍微有些不舒服,就寸步不离守护床前,不知疲倦。
  更有甚者,有的子女,只知道爱自己的孩子,却对自己的父母置若罔闻。平时少去看望父母,父母生病了也不管,甚至连对父母基本的赡养义务也不尽,不惜与父母对簿公堂。故有人感慨: 现代人已逐渐淡忘了父母恩情,报恩的思想如江河日下,伦理观念愈来愈薄,懂得报父母恩的人太少了!
 
  谚语有云“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一般凡人,常因缺乏洞察事物的智慧。身受父母恩,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图报。等到身为人父母,含辛茹苦,心力交瘁,乃知父母之难为难当,才有方知父母恩德浩瀚之感叹。只是不知到这个时候,是否意识到应该赶紧给自己的孩子补上这一课,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孝顺的道理。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佛陀涅槃 佛法永存
 曹洞宗和少林寺
 关于别离
 关于香疤起源的说法
 佛祖悟道的启示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
 莫以善小而不为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挫折是前行的最大动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听说有人出家后,十多年都不受沙弥戒,或一辈子都不受比丘戒,那我们作为出家人,什么时候受戒最合适?[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六章 善用七觉支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摄大乘论 题解[栏目:摄大乘论·白话文]
 瑜伽师地论(91卷-95卷)[栏目:弥勒菩萨]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五讲[栏目:南亭法师]
 禅门骊珠集 第八篇 临济至杨岐的禅师 首山省念[栏目:禅门骊珠集]
 佛心的追随者(非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