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孤掌之声(星群)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0

孤掌之声
 
星群

  日本建仁寺默雷禅师抚养了一个叫丰的孩子, 让他学习领悟孤掌之声。他听到水滴之声,心想就是这个声音吧。当他再次出现在老师面前,他模仿水滴的声音。默雷叫他:“那是什么声音?那是水滴的声音,不是孤掌之声。再去试试。”孤掌之声到底怎么样? 他听见风的声音,听描头鹰的叫声,蝉的鸣声,这些声音都不是孤掌之声。他跑到老师前又多次了,每次都表演不同声音。但都不是孤掌之声。他对这个问题想了几乎一年,最后进入冥想之境,超越一切声音 。后来他解释说:“我无法想到其他声音,所以,我达到无声之声。”丰终于领悟孤掌之声。
  这则公案说明:
  (一)信心与功夫
  信心与功夫是禅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心和功夫,那些把禅视为思维作用、抽象观念的人,永远无法进入禅的深处。透过最大的力量才能探测禅的奥秘。丰能悟到孤掌之声的“无声之声”,由于他不懈的努力。
  (二)无:言的最后境界是无言。 一年后,丰进入冥想之境,达到了无声之声。这时的丰已远离事物的现象、形象、声象,从“有我”达到”无我”,超越了一切声音,领悟到“孤掌之声”,领悟到“无声之声”。
  “无”是达摩禅的宗旨。“无”即无相、无心、无求、无得。“无”是本然不动的清净自性。
  觉悟就是直接把握实相世界。不经感情和理智活动,体会自已和宇宙的关系,通过禅的“觉悟”,也就是通过“心”的“悟”觉,成为一个无限自由、摆脱一切束缚的人,成为一个真正认识自己而不再执着于物质和精神种种形式的人,成为一个敢于面对存在和非存在、生与死、善和恶、来和去的人。
  禅宗的“孤掌之声”就是心灵感受的音乐,这种心灵感受的音乐摆脱了对外界物质——声音的依赖。心灵感受的音乐对听者心灵的共鸣不依靠声音,而是靠心有灵犀一点通,靠听者的感应。

摘自《正法眼》2012年第4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微软代替攻击(见工)
下一篇:用心念佛(清虚)
 境随心转(清凉月)
 念佛持名微妙(西归子)
 庐山慧远的三教关系思想(张敬川)
 妙峰诗稿(释印严)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李卫疆)
 孤独的智慧
 梁武帝亡国原因探析(远尘)
 四大堂口(妙惟)
 胜义谛与世俗谛的论争(万金川)
 弥勒问佛随喜《法华经》的功德(耀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名号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度过经济寒冬的修持法门(常律法师开示)[栏目:药师佛·文集]
 中国素食文化概述[栏目:素食文化]
 中台禅寺八十三年度元月精进禅七 83.1.16─83.1.23[栏目:惟觉法语]
 从因上解决问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格鲁派之皈依境简介[栏目:格西索南]
 初机净业指南 往生例证[栏目:黄庆澜居士]
 福报从哪里来?[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增支部1集39经[栏目:增支部1集]
 修行在于心,而不是外表[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