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2

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觉醒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指示解脱生死的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广作福利,以嘉惠群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佛教徒实践佛陀遗教,倡导“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形成中国佛教济贫救苦、广作饶益的优良传统。纵观历史的高僧大德,他们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从事造桥修路、兴修水利、行医治病、赈灾救难、救死扶伤等社会福利事业者,可说是代不乏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公无私、舍己救人逐渐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而佛教慈悲济世思想,与新时代的道德要求息息相通。广大佛教徒,他们在弘扬正法、觉悟众生的同时,为了适应时代,沟通社会,大都广作饶益,利益众生。他们这种救济伤残、衰老、孤儿、寡母等不幸者的奉献精神,不仅是佛教慈悲情怀的流露,也体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尊严。这种奉献精神有巨大的影响力,对推动整个社会关心、帮助贫病者,对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对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佛教的这种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在我们玉佛禅寺乃至整个上海佛教界得到了发扬。玉佛寺前任方丈真禅法师从1986年起,就代表玉佛寺向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以后又相续在该院设立“真禅法师残疾儿童基金”和“真禅学校”,年年向该院捐赠。1991年夏季,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上海玉佛禅寺向灾区人民捐赠人民币70余万元,崭新的棉被一千条。1995年,真禅法师又将弟子为他祝贺八十大寿的香仪二百余万元,全部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真禅学校等慈善机构和希望工程。真禅法师于1995年圆寂后,我们玉佛寺的僧众继承法师遗愿,仍然一如既往地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奉献精神,对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等社会慈善福利机构、灾区人民和希望工程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年年进行捐赠。上海玉佛禅寺发扬佛教救世济民的奉献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91年向灾区人民捐赠后,中国佛教协会曾两次专门来信给予表扬。真禅法师生前曾被聘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
   为了更好地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们玉佛禅寺将继续发扬佛教奉献精神,向社会慈善事业、灾区人民、希望工程及文化教育事业等,献上一份爱心,表示一点热情,作出一些贡献。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社会功能
下一篇: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寻找心灵回归的港湾
 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佛教的社会功能
 看破
 常怀一颗平常心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恩师真公上人礼赞
 回首如意
 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上海玉佛寺为例
 退步原来是向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雷火烧身[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大音希声 三、附编 忆徐老[栏目:大音希声]
 《中论》里的“四句”之研究[栏目:杨惠南教授]
 远离邪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悭贪堕畜生[栏目:布施]
 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栏目:月悟法师]
 伍 崽要顾娘[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大佛顶楞严经文句玄义[栏目:蕅益大师]
 心念与命运(一)第三章 心念与命运 积大阴德,改造命运[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贤愚经白话 大劫宾宁缘品第三十一[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