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四、普请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6

  四、普请

  普请,亦称出坡,即普遍邀约大众劳作的制度。此制在唐代即已行于各地,如开成四年(839)九月二十八日,日僧圆仁入唐巡礼至山东赤山院,记载目睹的情形说:“当院始收蔓菁萝卜,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不论多少,尽出担柴去(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不过此种制度原来由于倡导农禅,凡耕作摘茶等作务都以普请为之。后世普请只限于轻微劳动,如四月佛诞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园中摘菜、溪边搬柴以及节前寺舍扫除等,皆偶一为之而已。直到今天,始见恢复原来的精神,已有丛林以劳动为佛事之一的新制。

  普请的具体规则,元代《幻住清规》云:“公界普请,事无轻重,均力为之,不可执坐守静,拗众不赴。但于作务中,不可嘻笑,夸俊逞能,但心存道念,身顺众缘。事毕归堂,静默如故,动静二相,当体超然,虽终日为,而未尝为也。

  《敕修百丈清规》则说得更为明确:“普请之法,盖上下均力也,凡有需大众合力而办者。库司先禀住持,次令行者传语首座维那,分付堂司行者报众挂普请牌。

  或闻木鱼或闻鼓声,则自趋普请处宣力,除守寮直堂老病外,并宜齐赴,当思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诫。”

  关于僧众在日常公众劳作中修行的事例,佛典中亦有类似的记载:一天世尊在逝多林中看见地上的落叶,亲自拿起扫帚扫地。舍利弗、目犍连等弟子见状,亦马上加入行列,将庭园打扫地焕然一新。随后,世尊即开示扫地有“自心清净”“令他心净”、“诸天欢喜”、“植端正业”、“命终之后生天上”五种功德,希望大众皆能广植清净福田。我国自唐朝开始即有出坡佛事,百丈禅师创立丛林制度,奠定道场规矩,更将砍柴挑水、日常劳动融入佛法当中。直至八十几岁,仍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理念,带领大众出坡作务。

  此外,大众一同出坡,亦能放下彼此的坚持,同舟共济,不仅广结善缘,更能创造和谐的气氛。《金刚经》云,若能放下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出坡不仅自利利他,更是成就佛道的重要助缘。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五、普茶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三、请退职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三节 供养具 一、香炉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四 佛门谦称..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三、拂尘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二、木鱼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五、灯笼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三、板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四、盖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二节 丛林日常佛事 二、上供..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一 丛林一般..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十、结夏安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五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课 卫塞节[栏目:佛学启蒙]
 天上掉的馅饼[栏目:上师讲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