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八、须弥坛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1

  八、须弥坛

  须弥坛是仿照须弥山形式所作之佛坛。即以木、砖或金石等物作须弥山形的佛坛,用以安置佛像。一说须弥坛是指安放佛橱的台座,且安放佛像于其上者。

  《大日经疏》卷五中说:“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的帝释天亦坐在须弥山上。须弥顶上即忉利天宫的所在处,故安放帝释天于其上较为合理,若以之为佛之坐处,则未详其典据。有说谓佛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故佛像雕刻家乃以须弥山为佛座。此外,《大智度论》卷八中也说:“是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这是说须弥山虽为梵天所坐,但随世俗亦以之为佛的坐处。

  须弥坛的形状有四角、八角二种,高一层或二层。如《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上所说,即是四角须弥坛,经中说:“于龟背上想素字,变为妙高山,四宝所成。又想剑字,变成金山,七重围绕。则于妙高山上虚空中,想毗卢遮那佛,遍身毛孔流出香乳雨,澍七山间,以成八功德香水乳海。

  于妙高山顶上,想有八叶大莲华,于莲华上有八大金刚柱,成宝楼阁。于莲华胎中想纥哩字,从字流出大光明,遍照一切佛世界,所有受苦众生遇光照触皆得解脱。于此大光明中,涌出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具无量相好炽盛威德。”

  至于八角的须弥坛,则如《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中说:“于其台上想波罗、吽、剑等三字,以为须弥山,其山众宝所成而有八角。”《广大仪轨》卷上中也说:“次于其海中,一缘而观想,八峰弥卢山,定慧内相合,结成弥卢山。”

  佛像以弥形为台座,古代印度即已通行,如印度鹿野苑博物馆所藏笈多朝时代的石佛像,即是如此。在中国,有刘宋·元嘉十四年(公元四三七年)及十八年、太平真君九年(公元四四八年)所刻之铜造释迦像,也都安放在须弥坛上。

  日本自古即有制须弥坛安置佛像的风气,以推古天皇的御厨子、大和*轮寺安置药师的须弥座,为日本最古的须弥坛。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三节 供养具 一、香炉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七、佛坛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四 佛门谦称..
 佛教丛林观 前言 目录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一、钟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二节 丛林殿堂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一、钵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三 佛门俗称..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九、齿木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五 七众弟子..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七、戒尺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三、闭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对神通的看法[栏目:星云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J 第601经(萨罗经):本经叙述如果名色灭而无余,则永断生死而灭苦乐。[栏目:界定法师]
 如何念佛忆佛?[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浅谈佛教无常观[栏目:索达吉堪布]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 第十一章 次问念佛三昧并答[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人生本色[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要得大财富,你得要有这个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230.问曰:天眼可见色,云何见善法?又言见一切法性空?[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