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四、如意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2

  四、如意

  如意是说法、讲赞、法会时,讲师手持以示威仪的用具。原来为出家人的日常用品。在《四分律》卷一九中说:可用铁、铜等金属,或竹、木等植物制造者,包括日常用品中的“如意”;而《优婆塞戒经》卷五在解说施物部分时,则说有“如意、摘抓、耳钩”,并与指爪刀和耳挖共同列举出来。

  根据《释氏要览》卷中对“如意”项目的记载:“如意,梵语称作阿那律,秦云如意。指归云系古之山杖,以骨、角、竹、木,刻成人之手指甲作成,柄长三尺许。脊痒或手无法致之处,用以搔抓,因能如人意,故曰如意。皆云:如意制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样,又如此方篆书之心字,故名又云:今之讲僧执之者尚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上,以备勿忘,要时手执目对,可如人意,故名。”

  由此可知如意有三种用途:一是能随心所欲地搔抓手抓不到的部分,故称如意;二是因其山部如篆字的“心”字;表制心,故菩萨皆执之。三是将祝辞写在上面,遗忘时可随时察看,使用起来随心所欲,故得此名。《显密威仪便览》卷下于“如意”项目中也说:“又有圣宝如意,背刻五师子;面雕三钴杵,表并学显密。历世传授,东大寺东南院有此物,兴福寺之维摩讲师亦必执此如意,应演唱。”由此可知,如意从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演变成威仪用具。

  如意的制作以木刻、铁铸或玉石雕琢而成,头作灵芝或云叶形,柄微曲。如意本来是用来搔痒与备忘的,但后来却成为一种庄严的用具。作为佛教的法器,凡是讲经,论议、传戒、升座等场面,都有主僧持用它。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五、锡杖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三、拂尘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二节 袈裟的种类及功德 三、袈裟的功德..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四、四十八单执事..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三节 僧人日常服饰 三、短衫裤..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二、放生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六、香盘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三、禅板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四、铃铎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二节 袈裟的种类及功德 一、袈裟概述..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六、贴单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一节 十方与子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法门的抉择[栏目:黄国达居士]
 小部经典一 目次[栏目:小部经典一]
 一切唯心造[栏目:宣化上人]
 心中装着别人,你才能更强大[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噶举派[栏目:历史源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