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四、铃铎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7

  四、铃铎

  铃铎,乐器名。也叫做“手铎”、“手铃”、“宝铎”、“风铎”、“檐铎”。这些铃铎,各为“铃”的一种,都是用“金、铜、铁”等金属所制造的。

  铃铎的起源,一般都认为是开始行於印度,这一个说法,有佛教的经典可资证明。大般若经第一曾说:“天花垂盖,宝铎珠幡,绮饰纷纶,甚可爱乐。”又有理趣经说:“铃铎缯幡,微风摇击。”又宝箧印陀罗尼经说:“其塔乃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七宝所为。”另外还有千手观音及三十臂弥勒之圣像,各有一手执持“宝铎”。由於以上这些佐证,便可以确定铃铎最初是出现於印度的了。

  手铎有柄有舌,振之即鸣。它的“柄把”是独钴(一股)乃至五钴(五股)之形,略如“杵”状,所以也叫做“铃杵”。它乃是真言宗(密宗)、天台宗的呗器。

  手铎的用场,除了在“密法”中时常和“金刚杵”并用之外,最常见的场合,则是在“瑜珈焰口施食”坛场使用它。在“显教”来说,则是在“引魂、礼忏”,主坛者指挥赞诵,庄严韵调时用之。

  铃铎中除了用手振击的“手铎”之外,堂塔之“相轮”及檐端所悬者曰“大铃”;周礼郑玄注有云:“铎大铃也”。我国寺院悬於塔檐殿角的“铁马”,叫做“风铃”,它也是“铃铎”的一种。洛阳伽蓝记第五有谓:“旭日初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这就是描述着“风铎”的韵味的。

  契经中说:供铃铎於塔庙,世世得好音声。释门归敬仪中曾说:“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这是记叙释尊的弟子呗比丘的故事。呗比丘於多生多世之前,曾经布施,风铎悬於佛塔檐下。因而感得生生世世声音清雅,足以感动禽兽的果报。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五、金刚杵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三、铛、铪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七、传戒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二、四大班首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一、钟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五、竹篦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二、放生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六、签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三节 僧人日常服饰 三、短衫裤..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一 丛林一般..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五 七众弟子..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一节 僧服的历史渊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教育(济群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G 1001经:生命无常而且十分短促,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些什么?[栏目:界定法师]
 Sila戒[栏目:圣法长老]
 心上悟空,行上视有[栏目:万行法语]
 “舍”是快乐之因[栏目:传喜法师]
 我们的生命,最初是从何而来?[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富楼那(说法第一) 出家后的果位[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栏目:觉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