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十、结夏安居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2

  十、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佛制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共三个月,为期九十天。在这期间,僧众不得外出行化,必须聚集一处,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专心修道,名结夏安居。《结》是结制,《夏》是夏天,《安》是安定,《居》是居住。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定制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

  安居一般在夏季举行,也有于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举行者,称为结冬安居。通常佛弟子用功修行,多在山边、林下、或水边、冢边,静观入定,因印度夏季,洪水常常泛滥,佛陀慈悲为弟子们安全办道起见,特结制一处聚集修行,渡过夏天,故名结夏安居。印度夏天潮湿,是蛇虫鼠蚁繁殖的季节,为避免蛇虫的侵害,及防止自己,举足动步时,伤害众生,故必须禁足,结夏安居。结夏期间,共有九十日,弟子们聚集一处,同修共勉,互相策发,则道业易成。

  安居又称禁足,安居的僧众严禁出入道场,因为安居期间,亦是草木、虫类繁殖最盛时,恐外出时易误伤害生灵,而招引世讥。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是自我沈潜的修行。

  安居期间,严禁外出,但若半途欲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僧伽允许方可离去;若有违规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自我潜心的修行。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于安居圆满后,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此日称为“自恣日”此时大众人人身心清净,甚至有人因此证悟,佛陀感到欣悦欢喜,故又称“佛欢喜日”。

  佛陀曾指导目犍连于此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僧众,以此功德救拔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此即为盂兰盆法会的由来。在安居结束时,同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于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

  佛陀成道后与弟子首次举行安居之地点,诸经典所说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中国行安居之制始于姚秦时代,虽承袭于印度,因风土民情差异,故未全然沿用。

  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结界,僧众不必外出托钵,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养。若无重大事故,不可走出界外,应集中一处,精进禅坐修行。安居的地点并无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据《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无救护处、冢间、空树、露地处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又称雨安居,或结夏、坐夏、坐腊、结制等。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此外,丛林寺院参照“结夏”的制度,以每年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间,也进行“冬安居”。近代有些寺院道场更进一步实行“结冬参禅”、“结夏讲经”的“冬参夏讲”制度。

  结夏安居是僧众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先行“受筹法”,其程序为:(一)洒扫敷座;(二)晨斋预白;(三)鸣钟集僧;(四)入堂恭摄;(五)受筹羯磨;(六)行筹白数。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为安居正式开始(四月十六日),也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受筹法一样,要洒扫敷座、鸣钟集僧、行筹白数等,然后大众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别屋,互为答问,叙说安居事宜,其余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处说安居之事;说毕返回大殿,等所有僧众作法圆满,共同礼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开始。

  安居期中,如遇下列情形,始可迁移,否则犯戒。即:(一)起火燃烧;(二)毒蛇骚扰;(三)水淹;(四)国土不准处;(五)盗贼;(六)眷属骚扰处;(七)有女难处等。

  中国古代的丛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以前,禅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禅门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禅,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时至今日,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每日阅藏读经、禅修念佛,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二节 丛林日常佛事 一、朝暮课诵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九、佛教葬礼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二节 袈裟的种类及功德 二、袈裟的种类..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一 丛林一般..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二节 丛林日常佛事 三、过堂..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二、请消假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三、板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四、讲经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一节 十方与子孙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三、禅板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二、木鱼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四、香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沉痛悼念真禅法师[栏目:高振农教授]
 大悲之轮——转经轮禅修法[栏目:转经轮专集]
 生死如醒睡但念阿弥陀[栏目:宣化上人]
 “十愿”共修普贤行[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生命的天平[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信仰佛教是迷信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问30 在深呼吸禅修时,为什么在最初的数分钟内,我们会觉得非常疲累,若继续呼吸下去,不多久就会减少这..[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地论宗源流与学说的简介(黄忏华)[栏目:地论宗]
 杀盗淫妄没断 这一生就完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