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主修《心经》,间歇念佛号,算不算是杂修呢?佛号是念六字还是四字的呢?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3
同修:请问师父,主修《心经》,间歇念佛号,算不算是杂修呢?佛号是念六字还是四字的呢?最近看了些高僧大德的开示,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不是特别一致,想请师父解答一下。
 
师:念佛号和诵经是没有冲突的,也没有夹杂与不夹杂一说,关键在于你的心有没有清净,你的心有没有夹杂。你的心有夹杂,你光念佛号,你也是在夹杂,是这个道理。
 
《心经》可以说是佛法精华中的精华了,你能够专修,也非常殊胜。但是要知道《心经》和阿弥陀佛是一体的,阿弥陀佛是《心经》的浓缩,展开就是《心经》,一个表相,一个表体。为什么这样讲呢?《心经》是说的圆满的心性,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也没有离开圆满的心性,当然是一体的了。关键的是我们到这个程度了没有,如果没有到这个程度的话就是夹杂。
 
诵经,目的是让我们更容易放下烦恼、放下障碍、一心念佛。诵经是辅,念佛是主,就对了。诵经的目的是降伏烦恼,让我们清净下来,念佛的目的是我们要一心不乱,所以不会夹杂。如果你的心清净了,那你诵经加念佛号也不会夹杂,不是夹杂;如果心不清净,还是妄念纷飞,只持佛号也是夹杂。
 
我们明了了以后才知道,佛法是一体的。当你开悟了以后,诵《金刚经》也不夹杂,诵《地藏经》也不夹杂;你不觉悟的时候,念这么多就夹杂了。为什么?没有层次了,本来你的程度不够,你忽然一下子学那么多,自己不能消化了,就出现这个问题了。佛法本身是没有矛盾的,也是没有夹杂的,说法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根性的不同,而定的法门不一样。如果你喜欢,而且你真正有把握成就,也未尝不可。
 
至于是念六字,还是四字呢?你喜欢念哪个就念哪个。哪个好?都好。你只要能得一心不乱,都好,没有必要在六字和四字上去分别,去执着。如果在四字和六字上执着,你决定不能得一心不乱。你念四字错了,念六字也错了。为什么?你执着心没断。如果你这个执着心放下了,你念六字也对,念四字也对,没有分别。
 
念佛号不是目的,目的是把你的执着念掉。功夫到一定程度你的执着心没有了,念四字也很好,念六字也很好,这就对了。千万不要在方法的细节上我们去分别执着,绞尽脑汁,把精力时间都浪费到这个地方,就错误了。
 
我们知道一切方法,只是通向这个菩提大道的一个工具,目的是我们到彼岸。六字也能到彼岸,四字也能到彼岸。你在那儿分别六字四字,分别了一辈子,你没法到彼岸。就好比这里有两只船,一只白色的,一只黄色的,都到彼岸,你说你是坐黄色的,还是坐白色的呢?你就天天在那里分别:“是坐黄色的还是坐白色的?”天天考虑这个问题,等船都开走了,你还没坐上,结果你就耽误你自己的时间了。所以不管是六字还是四字,你能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成功了,就殊胜了。我们懂得了以后,一心求生净土,念四字更直截了当、简单明了,念六字恭敬礼拜阿弥陀佛,也很殊胜。自己选择。
 
(选自大愿讲堂“学习佛法,觉悟人生”,2010年11月14日讲于北京)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读经越多越好吗?
下一篇:我早晚读经,平时持咒,有的时候还念“阿弥陀佛”,这算不算夹杂?
 可以不跟人在面上去争论了,心里头还是会有一些埋怨的情绪...怎么样才能..
 请问佛教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人人都念佛,都在寺院里,人类的文明可以发展吗?
 自己很努力,但是结果很糟糕,应该怎么调节心态?
 同修:如何理解“心中有佛,遍地是佛”?
 我们一直没有孩子,是不是说今生没有这个缘分,所以孩子不会来?
 晚上可以读《心经》吗?
 到底佛性是什么?有没有相?
 主修《心经》,间歇念佛号,算不算是杂修呢?佛号是念六字还是四字的呢?..
 怎么理解“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挫折是顿悟的加速器[栏目:上师讲故事]
 16、蔗汁灌蔗[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准提法修行专用香略谈(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念佛人的“主心骨”(空慧)[栏目:净土宗文集]
 「无漏」的智慧光明 The Wisdom Light of “Non-outflow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由一些光学现象阐明心外无法(王守益)[栏目:佛教与科学]
 隋唐五代第一 王梵志~城外土馒头[栏目:禅诗三百首]
 二十四缘[栏目:玛欣德尊者]
 以何为力?[栏目:永海法师]
 月称菩萨传--摘自益西彭措堪布所著《入中论日光疏》[栏目:圣者传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