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忍辱的重要性(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9
修忍辱的重要性

2013年4月30日晨修开示

慈成加参仁波切

  今天讲一下修忍辱的重要性。

  六度波罗蜜中,忍辱是其中一度。能坦然地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和痛苦都是忍辱。忍辱是很重要的一个实修法,在修行过程中,"忍"是最难修的,修持忍辱的功德也是最大的。在现在这么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修忍辱尤其重要。修忍辱不是文字上的东西,而是在生活中的体验。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有修忍辱的机会,但是我们都错过了,因为不知道这个修法有多么重要。

  佛经中记载:曾经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化缘时,遭到一伙被人花钱雇来的流氓的大骂。他们骂佛陀是强盗、蠢驴、白痴、骆驼、笨蛋、地狱种子、畜牲、永世得不到解脱等等。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骂到哪里。佛陀的侍者阿难劝佛陀离开那个城市,佛陀说,如果有人骂我们,我们就离开,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们可以居住的地方了。佛陀对于那些对自己恶毒辱骂者,施予无限的慈爱之心。有一天,佛陀乞食,那些流氓爬上佛陀路过的两边树上,疯狂地恶骂,还踩落树上的露水,把佛陀一身淋得湿透,钵中的饭菜也渗满了露水。佛陀依然面带微笑,踏着安详而稳重的步伐前进,任凭他们疯狂地大骂。这时,一棵树的树枝断了,一个流氓把腿摔伤了。佛陀过去,把他扶起来,送到医生那里,请求医生为这个流氓医治。医生不愿意,认为这个流氓对佛陀的辱骂实在太过分。佛陀对医生说:“他们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我,我无嗔无恨;你这么赞美我,我也不会感到高兴。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赢得别人对我的同情和赞美。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好兄弟,都是我的亲人,帮助和关怀自己的亲人是我的责任,是应该的。”

  我们天天说“向佛陀学习”,回头看看,从我们学佛的那天起,有没有象佛陀这样修过忍辱呢?如果有,修过几次呢?如果没有,那么在未来,我们是不是要好好的修持忍辱呢?当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平时挂在我们嘴边的菩提心、平等心都消失了,在还没有了解事情真相时,我们就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了。象这样修行,我们平时的烧香、拜佛、念经还有意义吗?我们修法的结果能实现吗?如果我们不懂得修忍辱,那么,学佛与不学佛又有什么差别呢?

  怎么来修持忍辱呢?

  修持忍辱需要慈悲、智慧和禅定的功夫。

  比如,当有人无缘无故看不惯我们,对我们心生怨恨时,我们要考虑他人的难受与痛苦,这样我们就能够承受他人的不解、误解、发脾气和辱骂,这是在帮助他人化解负面情绪,等于是在救度他,这是一份功德。我们用慈悲心对待他人,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他的心自然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他的恢复过程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在修忍辱时,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还要用智慧来观察嗔恚的过失。嗔恚是地狱之因,同时,嗔恚会破坏我们自心的平静与快乐,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不修忍辱,我们就会同样地对他人也产生嗔恚心,这个嗔恚心会给他人带来许多的痛苦和恐惧,同时我们也和他人结下了恶缘。如果我们之间一次次地重复这种怨恨,我们相互间怨恨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将来这个嗔恨的恶果成熟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自己修行中的违缘和障碍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还要思维修持忍辱的功德。修忍辱有很多功德利益,比如:修忍辱是自利利人,有利于戒律清净、开发智慧、断除烦恼、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相好庄严、广结善缘。

  如果能在禅定中修持忍辱,当他人辱骂我们的声音传入我们的耳朵时,不去分辨他说得好听与难听、对与错,而是让心安住在声空不二的状态中。这种禅定的境界,本身并没有怨恨的存在。他人的辱骂,就好象夏天吹来的凉风,耳边飘过的轻音乐一般,各种不如意、不顺心和不吉祥的情绪,就好象雪中送炭,火上浇油一般,反而可以增强我们的定力。真正有解脱见解的修行人,才晓得禅定中的"忍辱"没有“忍”的意识。如果还有"忍"的念头和感受在那里,就不是出世间的禅定了。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下一篇:忍辱是个宝(妙定)
 如何控制你的嗔怒(宽严法师)
 乾坤肚皮学得来(明一法师)
 恶事向自己 好事与他人(净空法师)
 平时忍辱是消业障(心戒法师)
 佛弟子须修忍辱
 如果我继续忍辱,别人会把我看作最愚蠢的人,我该怎么办呢?(索达吉堪布)..
 是佛是魔一念间(达真堪布)
 怜惜众生苦 敞心向轮回(达真堪布 )
 佛说获得无罪正路法忍的十种法(节录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七·忏悔品..
 忍辱波罗密证入无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栏目:佛教的净土思想]
 收藏春天第一缕阳光[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不必彷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切勿让佛法的智慧之光擦肩而过(朗月)[栏目:佛教与教育]
 解脱的心&自在的心[栏目:清净的法流]
 杂宝藏经白话 梵摩达夫人妒忌伤子法护缘第十七[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5.升天的父亲——两世开导儿子,起信出家证果[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依止了多个不同教派的上师后,修法和闻思时,应怎样安排为宜?[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大日经 大日经供养次第法及其作者[栏目:大日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