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一切皆苦?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0
人生一切皆苦?

慧律法师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快乐,不该「以偏盖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是要叫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所得的结论,一般人是无法体察到这个事实;由于凡圣的境界高下层次不同,实在勉强不来。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身上的疮一样。搔时相当快活,搔完痛苦即至。

  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强调「一切皆苦」,是因为唯有正视这个事实,才能从中超越。这就好比身体有了病痛,能够极早发现,以便对症下药,恢复身体的健康。反之,如果昧于事实,不去求诊就医,只会让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对人生的态度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佛教对人生、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编织美丽华谎言,让人们活在愚人的乐园里,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不实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威胁人们。而只是客观而正确的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心灵超越的途径,达到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境界。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面对疾病时,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要你放弃一切希望(悲观);有的医生则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乐观);两者都同样的危险。真正高明的医生能把症状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愈,并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实观)。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正的因果内涵
下一篇:修行工作两不误
 常回头看看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涵义
 护生,惜福,净化
 放生感悟
 清贫思想
 如诗的高处
 佛教里,是否赞成高调的慈善行为?
 情到深处人孤独
 僧肇与《肇论》
 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一[栏目:慧律法师]
 菩萨戒品释[栏目:五部大论专集·戒经本论·参考]
 如是弘愿,如是伟业--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家法尊法师[栏目:杨曾文教授]
 相应70经 不欢喜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改悔从善有子克家[栏目:改过获福感应录]
 碳水化合物[栏目:是肉七分毒]
 如何帮助有抑郁症的人,帮助他们迈开脱离抑郁的第一步?[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栏目:陈红兵教授]
 小刺猬“了业”[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中国佛学[栏目:杨维中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