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善?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8
  什么是善?
  蔡礼旭老师
  什么是善?我们想要积德修善,首先要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善,否则会善恶不分。如果我们善恶不分,境界一现前,就很可能误入歧途。现在许多家长很烦恼,怕孩子被带坏,其实烦恼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坏处。如果每天都烦恼,细胞受到影响而发生病变,身体状况就会变差。所以,必须赶快帮助孩子增强明辨善恶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他一生走得顺畅,不至于被人误导。
  对于善,中国有一本着名的家训《了凡四训》,讲得很清楚、很完整。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的家训,不只利益了他的家庭,还利益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大家可以用心去看。一个人学问能否成就,绝不取决于讲课的老师讲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主动学习,立身行道。解行相应,学问才能提升起来。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扭之瓜不甜。圣贤已领我们进门,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已经拿在手上,接下来的修行要靠自己主动。
  什么是善?了凡先生说:“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辨善看存心。打人、骂人是不是善?对人都是九十度鞠躬,有时候还一百二十度,这样是不是善?善有标準,《弟子规》是非常好的标準。另外,还要看他做事的存心是什么,这是对善最根本的判断,从存心可以判断是真善还是假善。
  假如一个人对人毕恭毕敬地鞠躬,但他只对上司,对下属就很不客气,可见他那个鞠躬有目的,是为了攀龙附凤,是为了自己的升迁,这个存心是利益自己,是自私自利,所以纵使鞠躬也是假的,也是恶。看人不能只看一个点,要看线、看面,看他对任何人是否都是真心的。
  打人、骂人,一般人都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一巴掌打下去有把握将对方打醒,不打就是不对。“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亲人犯错的时候,你如果不规劝他,不仅他错了,你也错了,因为你没尽到本分。所以,在“朋友”一伦中,我曾经举过一个好朋友的例子,他三十多岁过生日被我骂了半个小时。被骂完的隔天,他居然打电话给我说:“我三十多年来接到最好的礼物,就是昨天你骂我。”而我们也从这个例子体会到,一个人的福分在哪里?“福在受谏”。能接受别人的劝诫,这个人有大福。心量大,能宽容,能广纳谏言就能避开人生许多的危险,我知道这位朋友对我很信任,只要一棒就能把他打醒。所以,当你是为了对方着想的时候,这个存心就是善。
  我们看事情要从根本看,而根本就在你的存心。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哪里出来的?心。行为就是心的反射,我们的言语动作都是心的延伸,心与行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就是利益他人,心行如一。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要从流弊问题来考虑善
下一篇:留德行给孩子家族能兴盛
 依教奉行经教
 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言语的态度
 帮助人要有智慧
 财富的因在哪?真正的因在哪?
 《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更深的意思?
 平等对待赏罚分明
 教孝就是以身作则
 有智慧为什么不受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何必守戒?──猎人与老和尚[栏目:宽运法师]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缘摄受智要求观未来的名色,(但是)未来的名色是不定的,这怎么观?[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十六位阿罗汉[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三报论[栏目:慧远大师]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6[栏目:印海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五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一串念珠[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佛说阿弥陀经》的核心大意[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一点一滴积累功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