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民主管理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6

佛教的民主管理

  佛陀入灭时,没有把僧团交付给某个弟子,而是建立了一套民主议会制。在印度传统的僧团中,虽以上座、维那、寺主三纲为核心管理层,但僧团大事都是由僧众共同表决,根据大众意见做出决定。这种僧事僧断的管理体制,是建立在佛教特有的哲学思想上,也是对无我、平等的具体实践。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偏向人治,强调方丈的权威性。但在以往的传统丛林中,方丈负责的主要是领众修行和道德教化,具体事务则由监院和班首组成的行政系统执行,彼此能够分担并相互监督。发展至今,方丈已开始出现集权制的倾向。在一个寺院中,经常事无巨细都要方丈拍板定夺。这样的话,无论对个人修行还是僧团发展都已形成一定弊端。有些人一生都在管庙,几十年下来,不知不觉中就会对此形成串习,把人生价值安置在这些角色之上,把修行目标建立在这些地位之上。到最后,不管已经不再适应,甚至会因此产生失落感,就像社会上的退休综合症那样,严重干扰内心的平衡和平静。

  因为角色很容易成为凡夫心的支撑点——认定我是方丈,我是法师——然后把这些身份执以为我,不断加以关注,加以重视,最后形成贪著,走到哪里都会有牵挂,都会放不下。本来,参与管理也是发菩提心、自利利他的修行功课,但若定位不准,反而会使这个身份成为解脱的巨大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某个身份的认定和执著,也容易使之成为追逐目标,从而引发纷争,引发贪嗔之心。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当今教界屡见不鲜。其结果,就是把修行变成修“我”,把道场染污为名利场。所以,出家人不宜长期固定于某个身份或职位,而要定期轮换,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身份的执著,另一方面,则能保障定期静修的时间。

  我们发心解脱,就必须配合与之相应的生活。否则,可能每天都在制造贪著——对身份的贪著,对地位的贪著,对住处的贪著,对人际关系的贪著。所有这些贪著,正是凡夫不得解脱的根源所在。

  所以,我们必须领会佛陀制戒的精神,依律建立一种如法的生活,清净的生活。如果我们没有被戒定慧改造过,不论出家多少年,也不论在教界是什么身份,其实还是标准的俗人。因为你的内在仍是凡夫心,你的生命品质还是依然故我。虽然显现的是出家形象,参与的是佛教事业,那只能说明在你的生活增加了一点佛教色彩,或者说,增加了一点佛教的包装。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呢?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给当代弘法把个脉
下一篇:不是文学,胜似文学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出家出什么
 行愿品是加行还是正行
 六根清净方为道
 学佛释疑篇(上集)
 学佛是消极的选择吗
 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众里寻他千百度
 信仰与人生
 修学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经] Chinese-English Version translated by the Bud..[栏目:英文佛典]
 略说戒定慧[栏目:达真堪布]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8[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温州司马家室亲属一日之中造药师像七躯感应[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我的心情我做主[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1)[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三部分: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
 宗喀巴大师传 第五章 大师之弟子[栏目:宗喀巴大师]
 觉囊派教义[栏目:觉囊]
 人生也似听竹笛[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当前净土宗弘传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栏目:宗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