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信为本的净
在佛法修学中,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步骤。因为生起信心,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并随着认识的深入,使信仰得到升华。因此,信和解是相辅相承的,所谓“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我慢”,前一个“智”指智慧,后一个“智”指知识。只有信而没有佛法智慧,将流于迷信、盲信。反之,懂得一点佛法知识却生不起信仰,反而自鸣得意,又落入我慢。具备信、解之后,还要进一步导入行,通过实践,使解得以印证、深化,最终证得空性。
信,又有程度的不同,既会因解得到深化,更会因行得到提升。初学者信佛,阿罗汉信佛,初地菩萨信佛,八地菩萨也信佛,但信的程度绝对不同。声闻初果(须陀洹)的信为不坏信(四证净: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因其证得信仰之体,能信、所信已融为一体,故名之为“证净”。这也突显了佛教和其他宗教对“信”的不同定位。其他宗教的信是二元的,信徒永远是信徒,上帝永远是上帝,其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佛教的信是一元的,如一真法界、不二法门,能信、所信最终将合二为一。对佛法修行而言,信既是基础,也贯穿着整个修行过程,将随着修学深入渐次提升。
《道次第》所说的“净信为本”,主要是就弟子对依止师的信心而言。净信有三义,一是清净无染,二是真实无伪,三是确定无疑。其表现方式又有很多,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华严经》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当具备的九种心,分别是:
如孝子心,对师长惟命是从,如子女对待父母那样孝顺依从,不违其意。
如金刚心,对师长具有至坚至强的信心,如金刚坚不可摧。
如大地心,对师长的一切事务及要求均能积极担当,如大地承载一切。
如轮围山心,以稳固不变的心依师修学,遭遇任何逆境都不退缩。
如仆使心,如仆人般忠心耿耿,一意事主。
如除秽人心,如身份低贱者那样,在师长前谦恭有礼,毫无骄傲自得之心。
如乘者心,对于师长要求,无论难易皆励力担当。
如犬心,如义犬般忠贞不渝,驱之不退。
如船心,如渡船般往来穿梭,装人载物,从无厌倦。
具备以上这些心态,才是具足信心的如法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