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4

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如果对学佛的重心不够明确,也就仅仅是增长了一点知识。那样的学习,不过是泛泛地学一学,永远是在被动而非主动的阶段。虽然学了不少课程,但生命究竟有多大改变?从佛法中究竟得到多大受用?

  学佛的效果,不在于知道多少名相,背诵多少经典,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用得起来,这才是学修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法义,更要将法落实到心行上,切切实实地用起来。

  如果法不能成为改变生命的增上缘,很可能会成为我执的增上缘,觉得我学了佛法,那些没学佛的不如我。事实上,不少学佛者都有这种“信仰优越感”。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学佛的重点。这个重点是在我们内心,而非书本。经教的作用,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心的种种作用和误区,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正视生命存在的过患和缺陷。

  《道次第》中,讲到闻法必须具备六种想。其中之一,就是把自己当做病人,当做无明大病的患者。惟有看清这一现实,才能通过修行来解决问题,解除生命内在的轮回之因,进而成就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的品质,那样解脱自在的人生。

  法在内心有一分作用,生命就会得到一分改善。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现法乐住,你有一分实践,内心立刻就能感受一分法喜。不必等到临终才能检验,不必等到死后才能证明。所以我现在提倡的是当下因果,当下解脱。如果方法正确且真正用心,必能获得法喜,从中受益。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供的是他人,养的是自己
下一篇:净信为本的净
 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
 找到自己的向导
 让修行提速,你也能
 传灯法会的祈愿文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
 恰到好处的幸福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栏目:慧僧法师]
 相应68经 尊敬沙门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坚毅与圆融[栏目:万行法语]
 《入菩萨行论》第11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相应36经 解析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上)[栏目:净空法师]
 福德日记2月19日─想想什么是佛法[栏目:福德日记]
 中道的智慧[栏目:黄国达居士]
 四十六世 丹霞子淳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恶念、善念、净念[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