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4

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通常的著作,往往由作者撰写而成。然而,佛经却非佛陀生前亲自撰写。佛陀灭度后,弟子们为使佛法在世间长久流传,召开了结集经典的法会。第一次结集,共有五百阿罗汉参加。再从其中推选两位代表,分别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多闻第一”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持律第一”优波离尊者。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常随左右,且记忆力惊人。每次听闻佛陀说法后,都能将法会情景和所有内容准确无误地保存于记忆中。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就由阿难尊者将佛陀在历次法会讲述的经典分别背诵出来,再经诸大阿罗汉们严格审核,没有异议之后,才以文字确定下来,足见其可靠性。

  每一部经典,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我们现在学习的《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

  在佛教经典中,不仅有佛陀的言教,也包含佛陀的身教。佛陀圆满悲智二德,为究竟的觉悟者。无论是佛陀的所思、所言,还是他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这一切,都是觉悟的显现。在佛弟子熟悉的《金刚经》中,开篇即描写佛陀“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初看这段经文,似乎只是记录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与法义无关。事实上,佛陀的三业大用,无一不在表法,无一不是修行。虽是乞食、洗足,法义尽在其中。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下一篇:从发愿到回向
 传灯,在世间传递光明
 步行禅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辨中边论述义
 人心和人生
 漫谈僧食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脱
 佛法修学要领
 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讲记 第82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如来藏之研究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栏目:印顺法师]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二、威仪[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正慈方丈水陆法会的开示之一[栏目:正慈法师]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栏目:法界法师]
 一三 第十二 佛须阇陀品[栏目:佛种姓经]
 沉不住气[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尊敬佛经善书[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二十七集[栏目:圣宇法师]
 佛教的两大部派 Two Main Schools of Buddhism[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